“不滿”量化繼續“獨大”,這批“深度研究型”基金經理要“上場對抗“
隨著今年市場指數的走低,以及熱門板塊的高速輪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把注意力放到了量化產品身上。
(資料圖)
但是,基金經理們似乎并不愿意就此向AI低頭。
據Chioce數據統計,6月即將募集主動權益新基的基金經理中,中生代“扛把子”的身影頻現,壓過了新生代的數量。
哪怕“量化型”產品依然有所冒頭,但在主動基金經理全面出擊的情況下,在數量上也被主動全面碾壓。
就當新基金發行市場,依然處在“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季節。主動基金經理們顯然打算要反擊,要鍛造“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局面了。
萬民遠:不一樣的“醫藥中生代”
在醫藥醫療基金賽道里,萬民遠是很獨特的存在,他經常會被拉出來與行業的一哥一姐比較,又總給人不太可比的感覺。
因為,他的凈值曲線實在太獨特了。
Choice數據顯示,他管理的融通健康產業基金為例,2019~2022年的業績表現持續保持在同行的前1/5。2022年,邁入同類排名前50名。
這里還要加一個注釋,這個基金是跟蹤醫療健康的產品,而相關醫療健康板塊在過去兩年半的表現都是很不理想的(見下圖)。
所以,萬民遠的整體表現,在醫療賽道里是相對突出的。
學歷方面,萬民遠是典型的專業型醫藥基金經理,四川大學生物醫學博士。
此后,他入行擔任賣方和買方研究員的工作,歷經了中國銀河證券、國海證券、深圳前海明遠睿達投資和融通基金等。
最終,業績在融通基金“開花結果”。
從投資上看,萬民遠的選股盡管集中于醫藥賽道,但確實和“主流”基金經理有所區別。投資效果也要好于主流一些。
2023年的一季報也顯示了這個特點(下圖)。
而在募集新基金后,他將挑戰更大的資金容量,這或許是他后續要證明自己的又一仗。
“由內而外”的新生代
行業研究員是很多新生代基金經理的初始站,朱睿也不例外。
但他的經歷有點特殊,入行(研究)在內資的賣方,而發光發熱(投資)在外資和合資基金的買方。
一開始,他在在海通證券擔任化工行業研究員。后面陸續加入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也就是現在的摩根士丹利基金),最新在鵬華基金任職。
從任職期間回報來看,他在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期間的業績表現還說可圈可點,管理基金的時長在3年左右。
從歷史重倉股來看,朱睿對于化工股的關注較大,這與他從事化工研究員的經歷有一定關系。但顯然,投研實力轉化到業績,從來不是一件容易和短暫的事情:
“高波動平臺”里的中生代
近期還將上臺的中生代基金經理還有高遠。
高遠所在長信基金,歷來容易出“很虎”的基金經理,就是上漲也兇,下跌也不少,風格特別“波動大”的基金經理。
就以高遠如今管理的長信金利而言,歷史上就是“猛人”滿地“走”的基金。
它第二任基金經理是后來一度和王亞偉爭鋒的陸文俊,公募基金業早期的行業賽道型大腕。
再往后數,第四任基金經理付勇、第六任基金經理宋小龍,都是業內有名的“猛人”。
往橫向看,長信量化的當家基金經理左金保,在量化圈也是個“特立獨行”的存在,風格、波動都鮮明犀利的人。
而高遠的個人資歷還是比較扎實的,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后,他選擇前往海通證券從事研究工作,陸續擔任了宏觀經濟分析師、宏觀經濟高級分析師和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部副經理職務。
2014年加入長信基金后,他先后擔任研究發展部首席策略研究員、副總監等,現在是長信基金的研究發展部總監,負責證券研究。
從高遠的基金來看,他在管的基金數量較少,年化回報率首尾相差較大,但成立三年以上的兩只基金業績還不錯。
不過,真正值得關注的還是高遠的抗回撤能力。以及所在的平臺風格是否注入給了他,他又如何對抗“系統性風險”的影響。
這是真正值得關注、觀察的。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