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AI的投資者,還記得數字貨幣、SPAC的傷痛嗎?
華爾街日報最新的分析文章稱,考慮將資金投入AI領域的投資者,需要先有一點真正的智能。由ChatGPT引爆的AI炒作,正在迅速變成一個迷你泡沫。無需回顧太久遠的歷史,就能知道押注這類熱門新主題,可以讓投資組合有多快陷入冷凍狀態。
“AI淘金時代的賣鏟王”英偉達今年以來累計暴漲了近170%,市值一度突破萬億美元大關,基于未來12個月的遠期市盈率高達44倍,而且這是在分析師們紛紛上調盈利預期之后。
對此,華爾街日報分析稱,英偉達不僅要從AI熱潮中獲勝,而且要贏得非常、非常大的勝利,而這僅僅是為了證明現有估值是合理的。
(資料圖)
周五,長期超配英偉達的資管機構Edmond de Rothschild CIO呼應了這一點,透露說現在其英偉達持倉要少得多,鑒于AI估值太高,越來越不確定會不會加倉AI科技股,若估值繼續增長,會更謹慎。有華爾街最準分析師之稱的美銀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也表示,人工智能領域處于“嬰兒泡沫”時期。
其他AI概念股也異?;鸨?,這其中值得一提的必然包括C3.ai。該股今年以來暴漲約180%,最高漲幅一度超過290%。自高位回落發生在最近幾個交易日,因公司財報顯示下財年營收指引遜于預期。
C3.ai是一個典型的題材股上市公司。它已經進行了第四次變革,此前嘗試過碳排放、能源管理和物聯網方面的商業模式,每一次變革都更改了公司名稱,然后才是轉向人工智能。專注于增長的投資者會喜歡它,因為其收入在四年內達到了三倍的水平。然而細看利潤科目,在IPO上市前的2019年4月,公司每銷售1美元,有36美分的虧損,但到了2022年,每銷售1美元,有1美元的虧損,典型的賠本賺吆喝。C3.ai真實的盈利能力完全不能得到證實。
據FactSet數據,機器人和AI概念ETF BOTZ,在過去一個月的資金流入量在各ETF中排名第19位,盡管按規模計算該ETF甚至沒有進入前100名。該ETF中的許多標的甚至只是投資了機器人概念,而不是AI概念。其最大持倉為英偉達,表現最佳的成分股是C3.ai。
有分析指出,由于依然預期美國經濟會陷入衰退,資金面并不寬松,當前缺乏合適的投資標的,導致ChatGPT助推的科技股大漲,風口C位的AI概念股炒作異常,個別股票出現擊鼓傳花式暴漲。當前納斯達克100指數相對于羅素2000小盤股指數,處于歷史高位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這并非第一次瘋炒AI或類似的概念。除了2000年時眾所周知的互聯網泡沫,在2010年時也對AI概念股有過一番炒作。當時據報道,IBM的Watson系統能夠在問答節目“危險邊緣”中擊敗人類。隨著Watson在2011年繼續贏得比賽并投入商業使用,IBM的股價隨之飆升,不過此后不多時,IBM的股價就自當時的頂峰下跌超過三分之一。
華爾街日報指出,本輪AI以一種以前的人工智能突破所沒有的方式,引爆了公眾的想象力。炒作周期可能最終會達到人工智能對消費者們來說,顯而易見的地步,而不是只局限于幕后。
然而,遠超合理估值、概念股飛天的當下AI投資,很可能是歷史的又一次重演。20多年前的互聯網泡沫,還有近幾年熱炒過的3D打印、清潔技術、加密貨幣、大麻股和SPAC,這些層出不窮的小型泡沫,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有投資者獲利豐厚,而且許多公司可能會提高生產力。但也可以肯定的是,并非所有目前的炒作標的都會成為贏家。
華爾街日報最后列舉了依靠AI選股的基金表現,稱不要對其抱太大希望。其中歷史最久的是AIEQ,這只ETF自2017年以來一直使用IBM的Watson,推出以來,它包括股息的回報率為34%,而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回報率為82%,而且就是這樣一只AI選股ETF,它還減持了英偉達。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