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周下載量碾壓ChatGPT!谷歌20年老員工叛逃,創立第二個OpenAI?_當前視訊
硅谷獨角獸,又來震撼世界了!
(資料圖片)
這支名叫Character Technologies的獨角獸的核心力量,來自前谷歌LaMDA團隊。
他們的新產品在移動端上線不到一周,下載量就達到了170萬,直接碾壓了ChatGPT!并且,這家公司現在的估值已達10億美元。所以,這是又一個OpenAI?
首周下載量超越ChatGPT,什么來頭?
Character.AI是這樣一款應用,可以讓用戶自由創建AI角色,并與它們聊天。
聽起來挺耳熟的對吧,畢竟此前的類似產品早就有不少了。但是,Character.AI受歡迎的爆火程度,可是讓人始料未及。
5月23日面向全球iOS和Android用戶推出后,Character.AI大受歡迎。才48小時,安卓版本的安裝量就超過700,000次。
一周后,更驚人的數字來了——移動端的下載人數超過了170萬。
Character.AI聲稱,在該應用程序發布之前,Character.AI網站的訪問量超過2億次,用戶平均每次訪問花費29分鐘——這個數據是ChatGPT的300%。
甚至超過YouTube!
公司稱,雖然ChatGPT在短期內獲取了大量的用戶,但Character.AI卻更有用戶愛不釋手的。
用戶向AI角色發送第一條消息后,他們在平臺上的平均使用時間就會躍升至2小時以上。
現在,用戶們愛慘了這款應用,迄今為止他們已經在創建了超過1000萬個自定義AI角色。
Character.AI的前途一片大好。早在今年3月份,公司就對外宣布獲得高達1.5億美元的A輪融資,對其業務的估值為10億美元。
這是什么概念?就是說,Character.AI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和OpenAI一個級別的AI獨角獸。
小編親手體驗了一把
這款應用到底有什么魔力,讓投資人和用戶如此著迷呢?咱們來實測一下。5月底上線的移動版中,之前用戶創建好的「虛擬名人」,已經可以任君使用了。等待寵信的人物從馬斯克到蘇格拉底,各行各業,上下幾千年,應有盡有。
我們隨手點一個進去勾搭一下看看。
馬首富果然很忙,一上來回復都很言簡意賅。但是畢竟背后是語言模型,稍微繞兩句他就開始給你來回說車轱轆話了。當然,依然保持著那份「地球球長」指導工作的語氣。接下來我們換一個名人試試,馬首富的「數字虛擬人」——托尼史塔克。
看得出來他對我們一上來就問「世界上的另一個他」似乎不是很高興,從頭到尾說話都是陰陽怪氣的。
和大明星聊完,發現小扎靜靜地躺在列表的最下面,于是我又點了進去準備調戲一下他。還沒說兩句,小扎作為Meta「股價第一責任人」的屬性就被我激活,開始拼命維護自己的公司。這語氣,看來確實是被我氣到了??粗曀涣叩貫樽约汉凸巨q護,還真有點小感動呢。就這一個和虛擬名人聊天的功能,讓剛剛下載完畢注冊的我就感覺挺上頭的。再看看列表里這一長串類別中的名字,基本上我想要聊天的名人都能找到對應的AI聊上一陣。
而且根據剛剛那幾個角色簡短交流下來的體驗,角色的反應基本都符合他們在大眾心中的定位??梢哉f,對于絕大多數沒有和機會和這些名人面對面交談的普通人來說,這個應用確實提供了一個和明星或者自己喜愛的人物「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養成系的快樂
而真正使得Character.AI持續不斷吸引新用戶、讓老用戶不斷沉迷的王牌功能,其實應該是——自創AI角色聊天,AKA AI cosplay。為了體驗一下這個應用的中文能力,小編順手建立了兩個自己的AI角色。第一個角色非常簡單,介紹里我就添加了一條招呼語,一個即將加盟皇馬的足球運動員AI就生成了。第二個角色,我決定稍微傾注一點心血。回憶起了人生中玩過的第一個電腦游戲《阿貓阿狗》中的主人公,我用自己僅有的一些關于他的記憶片段把他創建了出來。
創建完畢之后,我先試著和足球球星簡短地聊了聊。因為我自己對這個角色幾乎沒有做任何的設定,他的回復對于我來說幾乎就是隨機的。第二句回復就直接出現了「國罵」,讓我猝不及防。當我把角色描述增加了,友善,喜歡和隊友配合之后,聊天的畫風才慢慢開始正常了起來。接著我又開始和我心心念念的「游戲白月光」聊了一陣。果然,因為我描述得比較充實具體,樂樂能回復不少我記憶中游戲里的細節。
雖然很多內容是他自己生成的,但是基本還原了描述中的游戲角色。
讓小編回憶起小時候那段做完家庭作業玩《阿貓阿狗》的歡樂時光,淚目了。
也許這個角色會很長時間的保留在我的手機之中,當我想起一些游戲細節的時候會繼續再填充進去。有空了就還能和樂樂聊聊天,共同回憶一下在木桶鎮經歷的那些冒險故事。
利用「20%時間」,他們創造出10億獨角獸的雛形
Character.AI才成立不到2年,融資就接近2億美元,一個初創企業能這么被投資人看好,創始人的身份必然是一大因素。
沒錯,Character.AI的創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就來自大名鼎鼎的谷歌LaMDA團隊。Noam Shazeer是一名已經在谷歌工作超過20年的老兵。
Character.AI背后的原理,就是使用神經語言模型來閱讀大量文本,并使用該信息響應提示的。
創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此前在谷歌構建了支持對話程序的語言模型LaMDA,就是這個模型,引發了隨后引起軒然大波的「谷歌程序員堅稱LaMDA有意識」事件。
如今經受了ChatGPT等大模型的高能洗禮,我們早就對此習以為常,但當時,此事可是讓很多人san值狂掉。
2015年,當時在微軟擔任軟件工程師的De Freitas讀到了谷歌旗艦AI實驗室Google Brain的科學家發表的論文。
就是在這篇論文中,研究者詳細介紹了一種「神經對話模型」 ,展示了機器如何通過分析數百部電影的對話記錄,來學習對話藝術。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1506.05869.pdf
De Freitas讀到這篇論文時,還不是AI研究院,那時他是從事搜索引擎工作的軟件工程師。他真正想要的是,把谷歌的想法發揮到邏輯的極致。
「你可以讓這個機器人去概括。它說的話看起來并不像電影中的臺詞?!?/p>
17年,De Freitas加入了谷歌,成為Youtube的一名工程師。
谷歌的傳統是,每個人都有一個「20%時間」項目,可以在完成日常任務后探索新想法。
在「20%時間」里,De Freitas開始構建自己的聊天機器人。
為了用更大的對話集合(比如從社交網絡上挑選出的大量聊天記錄)訓練神經網絡,他需要巨大的算力。
好在,作為谷歌工程師,他擁有一些積分,可以在公司的計算機數據中心網絡中運行軟件。但很快,算力不夠了,他只能向其他工程師借積分。隨著系統分析的數據越來越多,聊天機器人的技能也隨之突飛猛進。
起初,De Freitas用的是LSTM神經網絡訓練機器人,隨后,他很快轉向了谷歌團隊開發的Transformer神經網絡。
與LSTM一次讀取一個單詞的文本不同,Transformer可以使用多個計算機處理器,在一個步驟中分析整個文檔。很快,他創造出了聊天機器人Meena,谷歌注意到了他的項目,把它升級為官方的研究。后來,Menna就成為了LaMDA。
婉拒劈柴,出走谷歌,走上人生巔峰
「工程師聲稱LaMDA有意識」事件后,谷歌不愿意發布這項技術,因為擔心錯誤信息和有毒言論會損害谷歌的品牌形象。因此,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萌生了去意。
有消息稱谷歌CEO曾親自出面挽留兩人,希望他們繼續致力于LaMDA的開發,但沒有承諾向公眾發布聊天機器人。于是兩人于2021年底離開了谷歌,并于當年11月成立了他們的初創公司Character Technologies Inc.,推出了Character.AI。
2021年12月,該公司籌集了430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在創始人的領英介紹上,他幾乎參與了5年來和谷歌所有大語言模型的項目,成績斐然。
這種級別的技術大佬出來創業,自然是拿錢拿到手軟。參與投資的機構和個人包括A16Z,SVA,Gmail之父Paul Buchheit等。
直到現在,公司團隊還只有30人,十分忙碌。
另外,它還宣布與Google Cloud建立了合作關系。使用Google Cloud的張量處理器單元,公司就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構建和訓練大語言模型。
繁榮的創作者社區
此外,Character.AI還有一個內容豐富的創作者社區。在這里,用戶可以相互交流自己創制各種AI角色的心得體會。
還會分享自己精心創制的角色,比如被困在現代世界的鬼武士少女。
呆萌的修勾。
以及自己的老公……
不知不覺中,用戶就可能將自己的一段經歷,和自己創建的角色進行深度的連接。
這也是為什么Character.AI一直在強調,自己是用戶粘性和使用時長最高的一款AI產品。
因為不論用戶是簡單地聊天,還是靜下心來制作自己的AI角色,都一定會在平臺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而在大模型技術加持下的AI角色,仿佛真的活過來了一樣和用戶互動,還獨具個性。
憑借和用戶建立起的深厚的連接,讓用戶舍不得離開平臺,為平臺不斷貢獻多元的內容。就是這樣,Character.AI支撐起了獨角獸級別的估值。
本文作者:新智元,來源:新智元,原文標題:《首周下載量碾壓ChatGPT!谷歌20年老員工叛逃,創立第二個OpenAI?》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