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鋒鋰業逆勢再買礦 | 見智研究
5月29日上午,“鋰王”贛鋒鋰業發布公告,表示將以每股0.81澳元的價格認購澳大利亞Leo Lithium Limited公司所增發不超過總股本9.9%的股權,合計交易金額1.0611億澳元。
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認為,贛鋒鋰業本輪上游鋰精礦資源的布局,結合此前5月中旬贛鋒鋰業公告的投資25億元建設新能源鋰電池生產研發項目(一期建設年產5GWh新能源鋰電池電芯+Pack封裝生產基地)來看,贛鋒鋰業上下游同步加強布局,既進一步體現了贛鋒鋰業與其他鋰鹽廠商的差異化優勢,也展示了其上下游一體化發展的決心。
(資料圖片)
但是在今年一季度鋰價大幅度回調,鋰鹽景氣度大不如前的情況下,贛鋒鋰業逆勢再度加碼上游鋰精礦,是好的抄底時機嗎?
贛鋒鋰業的這筆戰略配售所得的資金將被用于Leo lithium公司旗下最大的資產項目Goulamina項目(位于非洲馬里的鋰輝石項目)第一階段的開發和運營。同時,贛鋒鋰業與Leo lithium公司也進一步對于Goulamina的二期產能進行了提高,達到年產50萬噸鋰輝石精礦(一期和二期的總產能達到每年100萬噸鋰輝石精礦)。
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認為,以此前Leo Lithium公布的Goulamina項目資源量來看,該項目總資源量推斷高達14230萬噸,即使是以兩期總產能100萬噸的產量速度來看,也足以在進行142年,可見資源量極為豐富,限制該項目出產量的因素顯然并不是資源本身,隨著贛鋒鋰業這筆戰略配售資金的投入,有望迅速提升該鋰精礦項目的產出。值得注意的是,相較去年的高價位,今年上半年鋰鹽的價格回撤較為嚴重,一度從去年的最高價60萬元/噸跌破20萬元/噸,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鋰鹽大廠,贛鋒鋰業并未降低自己的鋰資源布局速度,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認為,背后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鋰鹽價格的劇烈下滑并未同期帶崩原材料鋰精礦的價格,今年上半年一度出現鋰精礦的高價導致的碳酸鋰成本搞過碳酸鋰現貨價,出現了“面粉比面包貴”的倒掛現象,對于沒有自有鋰礦或足夠優惠的長協價的中小鋰鹽廠,如果純粹靠進口鋰精礦來進行生產,毫無疑問,都是處于虧本狀態,更不可能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所以手上有礦,且有足夠的礦對于鋰鹽廠十分重要。
而根據澳大利亞的幾大鋰精礦大廠如Greenbushes和Mt Cattlin等給出的二季度鋰精礦指導價來看,還是均處于4000美元/噸以上,而從二季度以來國內鋰精礦長期處于這個價格左右(今天價格為4125美元/噸)的趨勢來看,即使出現碳酸鋰成本和價格的倒掛,更大的可能也是碳酸鋰的價格向鋰精礦價格靠攏,鋰精礦價格更多的是起到成本托底的效應。
而此次贛鋒鋰業選擇認購Leo Lithium Limited公司增發的9.9%股權,也為其帶來了鋰精礦包銷方面進一步的完善,基于Goulamina項目二期產能的擴張,贛鋒鋰業將擁有每年35萬噸鋰輝石精礦的包銷權,同時對于Goulamina項目三期的產能贛鋒鋰業也將擁有50%的增量產品的包銷權。
對于贛鋒鋰業來說,此次對于上游鋰精礦的投資,哪怕不是最底部,也的確是個不錯的機會。
其次,對于贛鋒鋰業本身來說,其全球競爭壓力在加大。今年5月上旬,兩大鋰資源大廠Livent和Allkem宣布合并,這意味著其碳酸鋰總產能將高達24.8萬噸,一舉超過了贛鋒鋰業的22.9萬噸,僅次于雅寶的34.3萬噸和SQM的30.2萬噸(本來Allkem只有16.3萬噸,Livent只有8.5萬噸,遠低于贛鋒鋰業的)。
兩家大廠在合并后顯然能進一步做到資源的高度互補,擁有更為多元化的客戶和資源項目,自身的競爭力得到了極大的加強,而且身處澳大利亞和美國兩大市場,還能起到一定的商業協同效應,例如避開美國《通脹削減法案》補貼的限制,這對于競爭對手贛鋒鋰業來說,的確加大了其競爭壓力。
換而言之,對于并無較大野心的中小廠商,逆勢進行上游布局或許重要性并不太大,但是對于想要增強自身全球競爭力的贛鋒鋰業來說,進行完備的上游資源布局是未來擴大自身市場份額和鞏固自身地位的重要的一環。
最后,鋰鹽的價格的確在今年一季度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撤,但是需要注意到是這并非無腦下滑,而是使得鋰價進入一個更為理性和穩定的階段,動將更趨向于合理,更能體現出生產成本、供給情況以及市場需求之間的平衡,不在出現如過往那般由于大漲大跌的慘烈現象。
考慮到今年新能源車市最淡季的一季度已經過去,在接下來的二季度末和三季度,也有望迎來終端需求的回暖,從而推動鋰價繼續維持在合理范圍。
目前來看,鋰鹽價格也的確維持在了30萬元/噸大關附近,今年四月中旬之后,鋰鹽價格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價格回暖,不僅現貨價格從18萬元/噸上升至30萬元/噸,漲幅高達65%,六月、七月和八月的現貨遠期價格更是一度站上32萬元/噸的高位,同時期的兩場碳酸鋰拍賣會的拍價也是遠超當日的碳酸鋰現貨價。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