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卷的組件,趁著上游殺價開始暴力賺錢了| 見智研究
最近的光伏市場有點詭異,硅料、電池不斷降價利潤縮窄的背景下,競爭格局最差的組件卻迎來了利潤暴漲。
硅料暴跌后,組件價格跌的卻不緊不慢,毛利率得以快速修復,券商分析師近幾個月也連續上修組件龍頭的盈利。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光伏大佬也紛紛喊話注意光伏產能過剩問題,因為有利潤的地方,必然會吸引大量玩家,進而形成惡性競爭,這種看似反常態的現狀,究竟會持續多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01 競爭最激烈的組件,不顧上游殺價,為何反而大賺?
最近光伏上游硅料價格波動十分劇烈,連續兩周降價10%,已從去年最高價30萬元/噸,跌至12萬元/噸,但是上游硅料、硅片暴跌后,下游電池和組件的價格變動卻相對滯后,據昨日Infolink和硅業分會價格公示,硅料和主流M10硅片周環比下跌近10%,硅片中只有210硅片相對抗跌,環比跌幅在1.6%,結構性分化明顯。
相比于硅料和硅片的急跌,電池和組件環節反而比較淡定,價格下跌偏滯后。電池端,本周182單晶PERC電池片跌幅3.2%;210單晶PECR電池片跌幅4.8%。而N型TOPCon電池片跌幅最少,跌1.9%。組件端,182和210單面單晶PERC組件均價在1.63-1.65元/W之間,跌幅1.8%;182和210雙面單晶PERC組件均價在1.65-1.67元/W之間,跌幅1.8%。國內N型組件中,182TOPCon雙玻組件均價1.75元/W,210HJT雙玻組件均價1.87元/W,均未下跌。
所以目前產業鏈的結果是,上游暴跌后,電池環節截留了部分利潤,剩下的利潤主要流向了組件環節。
為何組件環節沒有快速傳導上游價格?見智研究認為,光伏主鏈四個環節,價格傳導并不順暢,硅料降價后組件并不會線性下降,其實主要跟各個環節的屬性不同有關,上游硅料屬于周期品,而硅片環節的周期性更多源于硅料的周期性,最上游供給偏剛性,產線啟停困難,所以價格彈性較大。中間環節再截留部分利潤,然后再傳導到組件,但組件環節具有消費屬性,所以受需求端的影響更大,與終端價格不斷博弈,所以相對上游降價較為緩慢,也因此得以修復毛利。
其實從一季報也可以看出組件企業歸母凈利潤以及毛利率已經大幅改善,主要幾家一體化組件晶科、晶澳,Q1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翻了2-3倍,毛利也是維持30-50%的增幅。
(見智研究制圖)
硅料下跌,利潤轉移至組件環節,券商頻繁上調盈利預測。券商分析師也是持續調增一體化組件企業的盈利預期,以晶澳為例,2月之前券商2023年歸母凈利潤一致預期區間徘徊在70-75億,進入4月后分別多次上調今年盈利預測,目前給的業績指引是93億,可以看出,券商上調盈利預測的時間正好是硅料價格快速殺跌的時間,組件此前一直都是預期上游硅料降價后受益,目前是真正的業績兌現期,且由于硅料價格暴跌,一體化組件的業績大概率今年會超預期。
02 組件跌到哪里?終端才會“按捺不住”
因為硅料降價速度快于預期,預計很快可能跌破10萬元噸,市場也上修了今年光伏裝機量,認為今年國內裝機會超預期,樂觀的觀點認為今年組件需求可能超500GW,其中國內交流側超200GW。
再看下組件排產情況,根據SMM調研分析,4月國內組件產量約為41.5GW,環比3月上漲9.2%,較3月供應仍較明顯上漲,部分終端電站考慮成本及施工影響對交貨需求減弱,5月組件產量約43GW增速低于此前預期。
目前二季度已經過半了,5、6月組件的產能排的已經差不多了,由于上游不停的跌價,終端觀望的心態更明顯, 原定二季度開動的項目部分出現延遲,消納速度不及預期,硅料還會持續降價,所以重點還是看下半年。
但是市場也都想知道,組件到底降到一個什么具體的價位才能使得裝機爆發?據見智研究了解,如果說某個具體組件跌到什么價格終端全面爆發似乎比較困難,業內的專業也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的指引。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國企和央企的裝機并不是說達到某一點然后全面爆發,而是階梯性的分批次采購組件,不同地區光照條件不同、消納能力不同等等,要求的收益率也不同,但是目前國內光照條件比較差的如云南、貴州等地,這些地方一般到1.55元/W左右也足以滿足項目的啟動條件了,所以對于大部分區域基本1.6元/W就可以滿足啟動條件了,國企和央企也并不會完全以收益率一個維度來決定是否啟動項目,目標考核等方面的因素也要考量。
03一面擔心競爭對手擴產、殺價,一面擔心終端壓價,四面楚歌的組件高利潤能維持多久?
但是也不要高興太早,目前雖然上游殺價,組件吸收了部分利潤,毛利率得以快速修復,但肉多的地方,也同樣會吸引來更多的狼,就像曾經硅料也是無人問津,但一旦發現利益夠大,新老玩家都開始狂熱擴產能,按照目前硅料價格下降的速度來看,假設按照6萬元/噸的行業平均成本算,等玩家擴產爬坡再到達產后,價格又會跌成什么樣子,真的有利可圖么?
除了硅料,因為光伏近幾年熱,所以各個環節都有大量玩家涌入,曾經硅片競爭格局最好,只有隆基和中環雙寡頭,目前硅片產能過剩最嚴重,其實電池和組件環節也一樣,光伏行業大面積產能過剩,狼多肉少,所以在瘋狂價格戰后,大部分玩家最終會慘淡收場。5月24日,隆基綠能創始人李振國在SNEC第十六屆全球光伏大會上公開表示光伏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未來將有大量光伏制造商將被迫出局,產能出清。
所以,對于組件環節而言,產能過剩隱憂同樣大,尤其去年通威入局后,組件的競爭更為激烈。5月24日晚,一體化組件龍頭晶科能源,發布公告公司擬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規劃建設年產56GW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約560億元,項目建設內容包括56GW單晶拉棒、56GW硅片、56GW高效電池和56GW組件產能。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年底組件擴產規模已經超600GW了,已經是過剩局面了。且此輪硅料降價,受益的也只是一體化的組件企業,而那些非一體化的新進入者,隨著硅料降價,組件降價,抗風險能力低,只能被市場拿捏。
簡言之,硅料殺價,對今年裝機會有很大的刺激作用,進一步促使國內裝機超預期,也使得一體化組件龍頭們的利潤大幅上修,但是組件擴產周期一般在6個月左右,在殘酷競爭的背景下,想要長期維持高毛利,也比較難。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