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限制半導體設備出口,涉23個品類
據日經新聞周二報道,日本政府5月23日正式宣布,把尖端半導體制造設備等23個品類列入出口管理限制對象名單。經過兩個月的公示期之后,該限制措施預計于7月23日生效。
規定生效后,這23個品類除了向友好國等4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外,均需要單獨得到批準。
(資料圖片)
本次限制主要針對高端半導體制造設備,包括極紫外(EUV)相關產品的制造設備和三維堆疊存儲器的蝕刻設備等。按運算用邏輯半導體的性能來看,均屬于制造電路線寬在10~14納米以下的尖端產品所需設備。
據半導體風向標梳理,新增的清單包括曝光、刻蝕、成膜等六大類半導體設備: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熱處理相關(1類)
在0.01Pa以下的真空狀態下,對銅(Cu)、鈷(Co)、鎢(W)(任何一種元素)進行回流(Reflow)的“退火設備(Anneal)”。
檢測設備(1類)
EUV曝光方向的光掩膜版(Mask Blanks)的檢測設備、或者“帶有線路的掩膜”的檢測設備。
曝光相關(4類)
1.用于EUV曝光的護膜(Pellicle)。
2.用于EUV曝光的護膜(Pellicle)的生產設備。
3.用于EUV曝光的光刻膠涂覆、顯影設備(Coater Developer)。
4.用于處理晶圓的步進重復式、步進掃描式光刻機設備(光源波長為193納米以上、且光源波長乘以0.25再除以數值孔徑得到的數值為45及以下)。(按照筆者的計算,尼康的ArF液浸式曝光設備屬于此次管控范圍,干蝕ArF以前的曝光設備不在此范圍。)
干法清洗設備、濕法清洗設備(3類)
1.在0.01Pa以下的真空狀態下,除去高分子殘渣、氧化銅膜,形成銅膜的設備。
2.在除去晶圓表面氧化膜的前道處理工序中所使用的、用于干法蝕刻(Dry Etch)的多反應腔(Multi-chamber)設備。
3.單片式濕法清洗設備(在晶圓表面性質改變后,進行干燥)。
蝕刻(3類)
1.屬于向性蝕刻 (Isotropic Etching)設備,且硅鍺(SiGe)和硅(Si)的選擇比為100以上的設備;屬于異向性(Anisotropic Etching)刻蝕設備,且含高頻脈沖輸出電源,以及含有切換時間不足300m秒的高速切換閥和靜電吸盤(Chuck)的設備。
2.濕法蝕刻設備,且硅鍺(SiGe)和硅(Si)的蝕刻選擇比為100以上。
3.為異向性蝕刻設備,且蝕刻介電材料的蝕刻尺寸而言,蝕刻深度與蝕刻寬度的比率大于30倍、而且蝕刻幅寬度低于100納米。含有高速脈沖輸出電源、切換時間不足300m秒的高速切換閥的設備。
成膜設備(11類)
1.如下所示的各類成膜設備。*利用電鍍形成鈷(Co)膜的設備。
利用電鍍形成鈷(Co)膜的設備。
利用自下而上(Bottom-up)成膜技術,填充鈷(Co)或者鎢(W)時,填充的金屬的空隙、或者接縫的最大尺寸為3納米以下的CVD設備。
在同一個腔體(Chamber)內進行多道工序,形成金屬接觸層(膜)的設備、氫(或者含氫、氮、氨混合物)等離子設備、在維持晶圓溫度為100度一一500度的同時、利用有機化合物形成鎢(W)膜的設備。
可保持氣壓為0.01Pa以下真空狀態(或者惰性環境)的、含多個腔體的、可處理多個工序的成膜設備,以及下面的所有工序中所使用的金屬接觸層成膜設備:(1)在維持晶圓溫度為20度一一500度的同時,利用有機金屬化合物,形成氮化鈦層膜或者碳化鎢層膜的工藝。(2)在保持晶圓溫度低于500度的同時,在壓力為0.1333Pa一一13.33Pa的范圍內,利用濺射工藝,形成鈷(Co)層膜的工藝。(3)在維持晶圓溫度為20度一一500度的同時,在壓力為133.3Pa一一13.33kPa的范圍內,利用有機金屬化合物,形成鈷(Co)層膜的工藝。
利用以下所有工藝形成銅線路的設備。(1)在保持晶圓溫度為20度一一500度的同時,在壓力為133.3Pa一一13.33kPa的范圍內,利用有機金屬化合物,形成鈷(Co)層膜、或者釕(Ru)層膜的工藝。(2)在保持晶圓溫度低于500度的同時,在壓力為0.1333Pa一一13.33Pa的范圍內,利用PVD技術,形成銅(Cu)層膜的工藝。
利用金屬有機化合物,有選擇性地形成阻障層(Barrier)或者Liner的ALD設備。
在保持晶圓溫度低于500度的同時,為了使絕緣膜和絕緣膜之間不產生空隙(空隙的寬度和深度比超過五倍,且空隙寬度為40納米以下),而填充鎢(W)或者鈷(Co)的ALD設備
2.在壓力為0.01Pa以下的真空狀態下(或者惰性環境下),不采用阻障層(Barrier),有選擇性地生長鎢(W)或者鉬(Mo)的成膜設備。
3.在保持晶圓溫度為20度一一500度的同時,利用有機金屬化合物,形成釕(Ru)膜的設備。
4.“空間原子層沉積設備(僅限于支持與旋轉軸晶圓的設備)”,以下皆屬于限制范圍。(1)利用等離子,形成原子層膜。(2)帶等離子源。(3)具有將等離子體封閉在等離子照射區域的“等離子屏蔽體(Plasma Shield)”或相關技術手法。
5.可在400度一一650度溫度下成膜的設備,或者利用其他空間(與晶圓不在同一空間)內產生的自由基(Radical)產生化學反應,從而形成薄膜的設備,以下所有可形成硅(Si)或碳(C)膜的設備屬于限制出口范圍:(1)相對介電常數(Relative Permittivity)低于5.3。(2)對水平方向孔徑部分尺寸不滿70納米的線路而言,其與線路深度的比超過五倍。(3)線路的線距(Pitch)為100納米以下。
6.利用離子束(Ion Beam)蒸鍍或者物理氣相生長法(PVD)工藝,形成多層反射膜(用于極紫外集成電路制造設備的掩膜)的設備。
7.用于硅(Si)或者硅鍺(SiGe)(包括添加了碳的材料)外延生長的以下所有設備屬于管控范圍。(1)擁有多個腔體,在多個工序之間,可以保持0.01Pa以下的真空狀態(或者在水和氧的分壓低于0.01Pa的惰性環境)的設備。(2)用于半導體前段制程,帶有為凈化晶圓表面而設計的腔體的設備。(3)外延生長的工作溫度在685度以下的設備。
8.可利用等離子技術,形成厚度超過100納米、而且應力低于450MPa的碳硬掩膜(Carbon Hard Mask)的設備。
9.可利用原子層沉積法或者化學氣相法,形成鎢(W)膜(僅限每立方厘米內氟原子數量低于1019個)的設備。
10.為了不在金屬線路之間(僅限寬度不足25納米、且深度大于50納米)產生間隙,利用等離子形成相對介電常數(Relative Permittivity)低于3.3的低介電層膜的等離子體成膜設備。
11.在0.01Pa以下的真空狀態下工作的退火設備,通過再回流(Reflow)銅(Cu)、鈷(Co)、鎢(W),使銅線路的空隙、接縫最小化,或者使其消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