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動態:800年銀行危機史的“血淚教訓”:此次三家銀行倒閉只是開始
從通脹到債務上限危機的完美風暴,已經讓瀕臨衰退的美國經濟苦不堪言,而綿延兩個多月、近期重燃的銀行業危機,更是讓沖擊美國的“完美風暴”顯得更加駭人。
盡管美國監管機構已經頻頻出面安撫投資者、頑固的美聯儲也暗示政策即將轉向,但兩位美國金融學教授考察了13世紀以來關于銀行業政策干預的數據庫,并指出,許多征兆都表明,兩個月內硅谷銀行、簽名銀行和第一共和銀行的相繼倒閉,都僅僅是一場系統性危機的開端,從歷史經驗看,它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美國銀行危機比最初市場認為的要嚴重得多。
一場系統性危機的開端
兩位教授分別是來自耶魯大學的Andrew Metrick和來自波士頓學院的Paul Schmelzing。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3月24日發表的論文中,他們將美國監管機構在硅谷銀行事件中的行動,和13世紀以來138個國家中的2000次監管機構對銀行的干預進行了對比。他們發現,在3月硅谷銀行危機中,美國監管機構采取的做法,與之前的57次危機最為接近,而這57次危機中,有45次都屬于所謂“系統性危機”。
兩位作者寫到:
…2023年3月的賬戶擔保和緊急貸款干預措施的組合有多獨特?在我們的數據庫中,這一組合出現了57次(占所有銀行危機次數的6.5%)…我們發現,這57次危機中的45場銀行危機在參考文獻中被標記為為系統性危機…
…證據表明,最近的政策干預是建立在深層次的結構性趨勢之上的,正如我們的數據庫所表明:政策干預的規模越來越大,占據了GDP的更大份額。截至目前,這些政策干預的組合——賬戶擔保+緊急貸款+救助私營部門——表明了一種相當不尋常的干預模式?!?/p>
在近期接受金融服務網站MarketWatch采訪時,作者之一的Schmelzing表示:
“我們不直接知道現在銀行系統的情況到底有多糟。但我們可以看看監管者的行為,他們可能比我們更了解事情的嚴重程度。他們的反應模式與之前的57次危機最接近,這些危機往往比平均水平更嚴重?!?/p>
兩位作者認為,硅谷銀行和其他銀行機構在2023年3月的倒閉標志著金融部門系統性危機的開始。這是因為,FDIC和美聯儲對硅谷銀行儲戶的救助不是孤立事件,而體現了美國和歐洲銀行所面臨的的更大困境。
他們指出,這些事件凸顯了金融系統潛在的脆弱性,如高額的債務和不充分的風險管理實踐,這可能導致未來的進一步危機。
系統性銀行危機將會有多嚴重?在MW采訪中,Schmelzing解釋稱,系統性銀行危機之下,企業和金融部門可能會出現大規模違約,不良貸款急劇增加,銀行的資本將被耗盡,資產價格(如股票和房地產)可能會暴跌,實際利率將急劇上升,同時伴隨資本流動的放緩。
最重要的是,系統性危機持續時間往往曠日持久。在兩位作者的數據庫中,與本次銀行危機最相近的57次危機,大部分都持續了好幾個月,有些甚至持續了數年。所以,Schmelzing認為,從硅谷銀行到第一共和銀行倒閉,才持續了短短兩個月,這僅僅是一場系統性危機的開端。
信心流失讓銀行危機更加棘手
巴菲特的老師、傳奇投資大師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經打過一個經典的比方:從長期來看,市場是一臺稱重機,反映現實;但在短期內,市場也可能是一臺投票機,表達投資者認為會發生什么。
而近期的市場波動表明許多投資者在為地區銀行投下反對票。
信心是整個金融業得以成立的基礎,而在如今這個一點推特上的風吹草動就能引發銀行擠兌的社交媒體時代,信心已經變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Telis Demos撰文稱,近期的銀行業危機表明,投資者想要的,是“永遠不會倒閉的銀行”。
他指出,實際上,美國中小型銀行所面臨的風險并沒有那么嚴重,根據美聯儲的數據,截至2022年年中,超過99%的社區銀行和資產不超過1000億美元的所有地區銀行報告的資本與資產的比率高于監管機構劃定的最低要求。
即使利率上升導致其持有的債券資產減值,但只要能持有至到期,浮虧就不會變成實損。投行杰富瑞也指出,預計到2024年底,該行所覆蓋的銀行證券投資組合中的浮虧將有大約20%至50%的改善。
Demos認為,大多數銀行都能在收益減少和財務靈活性降低的情況下混過這場危機。但市場情緒的變幻莫測,讓地區銀行和規模更小的社區銀行特別容易成為信心流失的受害者。突發的擠兌將引發致命的惡性循環,迫使部分銀行折價出售手頭的HTM資產,浮虧變成實損,迅速耗盡銀行的資本。硅谷銀行、簽字銀行和第一共和銀行都是這種市場情緒的受害者。
Demos指出,投資者對風險的厭惡,已經蔓延到了那些沒有面臨存款流失、運行良好的地區銀行。如上周分別累跌43%和27%的PacWest和Western Alliance這兩家銀行,雖然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儲戶流失,但股價卻仍然出現了暴跌。Demos警告稱,如果投資者只想要永遠不可能倒閉的銀行,這場銀行的信心危機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