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全球焦點!這個財報季,美國科技巨頭們都在談AI,“節衣縮食”也要砸AI

上周,谷歌、微軟、亞馬遜、Meta四家美國科技巨頭相繼公布季度業績。在經歷了2022和2023年初史無前例的大裁員之后,這些公司需要向華爾街講出一個更動聽的新故事:一邊降本增效,一邊All in AI。


【資料圖】

在財報電話會上,四家公司都對華爾街分析師表示,將在經濟衰退之際努力削減成本,把盈利擺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同時還會大舉投資用來驅動ChatGPT等AI軟件的大語言模型(LLMs),并迅速將其與自家產品相結合。

投資AI并不便宜。訓練大語言模型需要依賴龐大的數據和算力,專用于訓練的英偉達A100芯片一芯難求。但在ChatGPT引發的AI熱潮主宰市場之際,這些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絕不甘落于人后。

以下是微軟、谷歌、亞馬遜和Meta的高管們在財報電話會上的表態:

微軟

微軟是本輪AI浪潮的引領者。旗下全套產品,如Bing搜索引擎、Office和Teams等軟件中,都已經接入OpenAI的GPT系列大模型。

但AI對微軟營收的推動作用還不明顯。微軟投資者關系主管Brett Iversen對路透社表示,現在談提高收入還為時過早,AI在微軟總體業務中所占比例仍相對較小。

微軟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表示,公司還需要大量資金來建立運行AI應用所需的數據中心:

“我們將繼續投資于我們的云基礎設施,特別是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支出,因為我們的規模可以滿足客戶轉型所帶來的不斷增長的需求,而且我們預計由此產生的收入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p>

但他強調,對AI業務的投資肯定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回報。他指出,整合了AI的微軟產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自從微軟推出Office AI助手Copilot以來,已經有超過10000家機構訂閱,包括可口可樂、通用汽車等大型企業。

谷歌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執行官Sundar Pichai正面臨著來自OpenAI-微軟組合的巨大壓力。

在微軟投資的ChatGPT爆火后,谷歌倉促推出了對標產品Bard,以及一系列用于電子郵件、云計算軟件等AI助手工具。上周,谷歌還宣布將把其人工智能研究部門Google Brain和DeepMind合并,開發通用型AI產品。

Pichai在周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已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良好進展,目前正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廣告轉化率;此外,谷歌也正在刪減AI訓練數據中的“有毒文本”,以使其大模型更安全可靠。

谷歌母公司Alphabet首席財務官Ruth Porat表示,由于需要投資技術基礎設施,資本支出將比去年的創紀錄水平“略高”。

亞馬遜

亞馬遜首席執行官Andy Jassy上周四表示,他非??春肁I的前景,亞馬遜正在打造自己的大模型,并且正在設計專用于數據中心的芯片。

他說:

“這些大語言模型,生成性人工智能,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但坦率地說,直到大約六到九個月前,這些模型還沒有那么引人注目,但現在已經變得如此之大,如此之好,如此之快,這帶來了一個非同尋常的機會,可以改變幾乎所有客戶的體驗?!?/p>

他認為,訓練大語言模型需要上百臺計算機同時運行數周,還需要機器學習工程師的參與,成本高昂。只有少數公司有能力投入時間和金錢參與這場競賽,亞馬遜就是其中之一。

與微軟和谷歌推出類ChatGPT聊天機器人、直面消費者的策略不同,亞馬遜的工作重點在B端,通過將AI技術與AWS云服務整合來吸引大客戶。此外,他也提到,亞馬遜也會將旗下應用全面接入AI技術,包括語音助手Alexa。

Meta

在去年決定All in 元宇宙的扎克伯格還沒打算放棄(畢竟他為了元宇宙把整個公司的名字都給改了),扎克伯格希望能說服華爾街,Meta可以元宇宙和AI兩手抓。

和谷歌一樣,Meta是投入AI技術研發最早的幾家科技巨頭之一。只是在過去幾年,這方面的發展被元宇宙搶了風頭。扎克伯格也在順應華爾街的期待,提高AI的優先級,在整個財報電話會的發言中,他說了22次AI。

扎克伯格表示,過去一年,Meta在大語言模型方面“進展驚人”。AI會逐漸接入到Meta的產品和服務中,公司正著手優化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的聊天體驗,開發為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帖子生成圖片的工具,以及“一鍵生成視頻”的AIGC軟件。

扎克伯格在電話會上反復提到了一個概念:“AI助理”,即可以協助人類執行目標的AI程序。這是Meta目前研發的重點之一。

扎克伯格表示,AI助理有著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例如企業的客戶服務業務。

此外,扎克伯格還提到,過去幾年,Meta為建立AI數據中心進行了大量投資。AI領域的投資是Meta過去幾年資本支出增長的“主要動力”。Meta后續還會加大AI投資,但會在其推出AIGC產品并更好地掌握所需資源后進行。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