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政冶局會議:一個核心問題和三條主線-當前熱點
盡管一季度開局良好,但4月政冶局會議仍然強調了內需不足這一當前經濟運行的核心矛盾。正如會議聲明所述“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這也使得政策的寬松仍處于接續狀態,并不會再現2019年和2021年的突然轉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然而,這種政策的接續并非一味地刺激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提振民營經濟、加大科技創新、穩定新能源汽車消費將成為二季度乃至下半年擴內需的三條政策主線。從具體內容上看,我們認為總量逆周期政策不再是主角,政府更多的作用是創造、改善環境和穩住基本盤,民營企業、居民消費回到C位。
第一條主線是提振民營經濟,這在本次會議聲明中著墨最多。當前民營經濟不僅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內生動力,也是驅動科技創新的關鍵。我們發現本次會議涉及“企業”的表述均涉及民營企業,甚至不低于以往最多出現的“穩”字,這還是近年來的第一次(圖1)。
會議不僅要求在宏觀上“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在中觀上“推動平臺企業規范健康發展,鼓勵頭部平臺企業探索創新”,更在微觀上“要下決心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賬款拖欠問題”。可見在中央在新一輪的調研發現問題后,正在將提振民營企業的政策落到實處。
第二條主線是通過科技創新為實體經濟賦能。正如本次會議指出“要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培育壯大新動能”。
我們認為在當前中美科技脫鉤的背景下,決策者在刺激經濟、財政可持續性、科技創新三者之間面臨著不可能三角,一個相對合理的選擇是在保持財政可持續的前提下加大科技創新,這就意味著經濟不再有政策的強刺激,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圖3)。
而對于新一輪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浪潮,會議“要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營造創新生態,重視防范風險”的表述體現了中央審慎包容的態度,這無疑有利于中國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短板領域加快突破”。
第三條主線是新能源車消費。4月會議對于促消費的表述雖然只有3句話,但真正體現了微言大義:與就業掛鉤的居民收入提高,“改善消費環境”以及促進服務消費,排序上由難到易??紤]到服務消費已經趨勢性向好,下一階段的重點將在“改善消費環境”。
居民消費中除了服務,最重要的就是“房”和“車”,前者對應“城中村改造”,后者則呼應“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從政策落地和見效周期看,我們認為新能源車的消費將成為2023年“改善消費環境”著力點的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政府穩經濟的基本盤有哪些?出口+基建+地產:
“穩住外貿基本盤”: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顯示出口已經成為對沖國內工業制造業去庫存壓力的重要力量。以汽車制造業為例,出口量價齊升成為3月利潤增速改善的重要支持因素。本次會議進一步確認了兩會之后政策對于穩外貿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強。
“穩地產、擴基建”。地產方面,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性住房項目力求解決3月地產開工與施工同比降幅再度擴大的“燃眉之急”,而一季度地產竣工與銷售良好,會議相關內容也延續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一貫的表述;基建“壓艙石”再加新砝碼:新能源車配套設施與“平急兩用”新公共基建兩個重大項目的開工有望平滑今年基建投資增速。
展望后市,市場“看長做短”、存量博弈的特征短期內可能依舊難以改變。從宏觀上看,當前制造業仍處于去庫存的階段,政府逐步放手、主要依靠企業和消費來重拾內生動力需要時間。
從行業上看,政策對于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的聚焦更加明顯,不過差別在于新能源的周期屬性更明顯、需要更多去庫存和需求回暖跡象來印證,而人工智能的成長屬則更加凸顯,存量資金短期內可能依舊會更偏好后者。
第二季度若想迎來風格轉換,關鍵可能在于外資。我們在此前的報告中也有分析,在宏觀“穩健”、中國經濟和政策相對優勢仍存的背景下,外資成規模的增配中國市場是第二季度市場轉向價值以及非TMT和中特估板塊的重要驅動力。但是目前看來地緣政冶是短期內重要的阻礙因素。
本文作者:陶川、邵翔,來源:東吳宏觀,原文標題:《4月政冶局會議:一個核心問題和三條主線》
陶川執業證書編號?S0600520050002
邵翔執業證書編號?S0600120120023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