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最新規模排名:頭部“不動如山”,底部“雷霆震動”
最體現各家公募管理機構“綜合實力”、氣場、財力的公募機構最新規模(非貨)排名日前出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次統計,根據WIND對196家基金公司旗下逾10380家基金(以主代碼為準)的2023年1季報的公布數據計算。(數據截至2023年4月23日22:00)。
從最新統計看,此次公募基金管理機構的非貨規模,體現了以下特點:
1、 頭部機構實力和位次相對穩定,前10、前20、前30都只有小幅度的調整。
2、 “30+”以后,基金的實力非常接近,由此帶來規模和排名的巨大變化。
3、 熱門板塊的起落,極大的影響了公司規模的排名,尤其是中小型基金公司中。
還有什么進一步值得挖掘的么?
前十強“一人”未換
公募基金前十強,一直是整個行業最關注的排名位置。
據WIND數據,公募機構非貨規模排位中,前六強機構和座次未現變化。
具體來說,依次是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
其中,易方達基金“傲視群雄”,以1.06萬億元的規模高居榜首,獨享“萬億級”舞臺。
緊隨其后的華夏基金、廣發基金,是“唯二”兩家站上7000億元規模的公募機構。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富國基金規模上升,從去年末5874增至6039億元,開辟了6000億元的檔位。
而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匯添富基金、博時基金則在“5000億+”的位置守候。
此外,鵬華基金公司以“4000億+”的身份守住行業第十名。
至此,全行業規模前十名無一變化。
前20排位“內部消化”
據WIND數據,從非貨規模排名第11位-第15位的機構中,排位賽也異常激烈。
依次為如下機構:工銀瑞信、景順長城、中歐基金、華安基金、天弘基金。
環比座次發生的明顯變化是:天弘基金的排名從此前第16名,上升至第15名。
第16名至第20名依次為:國泰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興全基金、中銀基金和華泰柏瑞基金。
至此,前20名的公募機構都沒有掉下,僅有的規模起伏屬于“排名內部消化”。
“腰部”排位開始動作
與前20不同,公募機構非貨規模的第21名往后,開始出現座次的明顯微調。
第21~30名最新排名依次為:銀華基金、永贏基金、平安基金、建信基金、東證資管、萬家基金、興業基金、大成基金、華寶基金、浦銀安盛基金。
對比2022年四季度末,永贏基金與平安基金“調換”位置。
主要是永贏基金的規模從2081億元最新增至2107億元。
季度環比的座次變化中,華寶基金與浦銀安盛也“對調”了一個座次,前者非貨規模從1426億元增至1485億元,后者也實現規模增長(從1463億元增至1475億元),但弱于華寶。
“快速上位者”出現
排名和規模的大變,始自30名往后。
非貨基金規模第31名-60名排位的競爭,出現了更多的“戲碼”。
拆解來看:國投瑞銀、國壽安保、中銀國際、中加基金、農銀匯理、華商基金、長城基金、前海開源、民生加銀、安信基金,位列第31位至第40位。
其中,華商基金快速升級,從去年末第43位上升至最新的第36位,規模由909億元增至1080億元。
華商基金跨入千億元大關背后,與其權益產品凈值漲幅顯著有關,特別是重倉了計算機行業公司,踩上了年初這輪ChatGPT行情。
另一個“快速上位者”是國聯安基金,環比座次由第47位上升至第41位,對應規模由819億元擴至947億元。此外,財通資管的座次由此前第45位升至第43位,規模由868億元增至904億元。
“千億俱樂部”減少一家
2022年四季度末,總計有39家公募的非貨規模超過千億元。到了2023年一季度末,這個數字減少為38家。
除了上述的華商基金最新踏入千億元,對比發現有兩家管理人從“千億俱樂部“陣容中掉隊,即民生加銀基金和安信基金,最新規模分別為990億元和987億元,分別位列第39位和第40位。
此外,”追趕千億”的陣容也在擴大——非貨規模900億-1000億的機構,2022年末只有四家,如今擴大至五家,即民生加銀、安信、國聯安、中信保誠和財通資管。
再來看一個指標。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非貨規模超過500億元的公募,總計68家,多于去年末的67家數量。
多出的這一家是泰達宏利基金,從435億增至最新的547億元。短短一個季度,這家公募的非貨規模增長了112億元。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