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資訊:GPT-4加強版Copilot來了!動嘴就能編程,測試申請已開啟,網友:程序員已死
用自然語言進行編程的時代真的要來了——
GitHub CEO托馬斯·多姆克在官方博客上宣布:
【資料圖】
代碼輔助工具Copilot進行重大升級,接入GPT-4,更名Copilot X。
因此,原來只能幫你補全代碼的它,現在通過打字聊聊天甚至語音就能:
直接寫代碼
甚至是進行單元測試……
有了GPT-4加持的Copilot X,將讓AI能力存在于代碼生命周期的每一步,從根本上影響開發人員的體驗。
這究竟是程序員的福音還是噩夢?
——新功能將很快上線,現在已經可以開始排隊申請。
以及不得不說,巨頭之間的競爭真是分秒必爭:
昨天谷歌前腳才宣布開啟Bard公測,今兒微軟就立馬又放一招。
尤其后者,簡直是高產似xx啊。
解讀代碼找bug寫測試,樣樣通
先來跟著多姆克的介紹,一起對新功能先睹為快。
接入GPT-4之后,Copilot機器人將被安排在IDE界面的左邊。
如果你剛好接手了一個新項目,里面有看不懂的代碼(比如下圖中的一段正則表達式),直接選中它,然后去左邊對Copilot說“解釋一下選中代碼”就ok了。
尤其利好那種陳年老項目,尤其是連開發文檔都沒有了的時候。
找Bug并修復也成為Copilot的拿手項。
照例,選中被報錯的代碼,輸入命令“幫我debug下這段”,它就開始工作了。
先是1234列出你哪里寫的不對,然后直接上手把正確寫法也給你擺出來了。
修改也不用你再麻煩了,只需輕點一下右上角最右邊的那個按鈕,直接就幫你替換好。
程序員看了是不是爆哭:以后再也不會為了一個小符號搭上一天的時間了?
接下來,代碼完成后,檢驗一下質量吧?
吶,Copilot可以迅速幫你搞定一段單元測試:
這還沒完,既然Copilot可以聊天還無所不知,編程過程中有什么知識性的問題也可以直接問它,比如:
Python中的變量可見性是什么意思?
再也不用切換到瀏覽器去問搜索引擎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程序員們在工作中有任何問題,Copilot都隨時恭候。
更厲害的是,除了文字,新Copilot可以進行語音交互。
你只需說一句“Hey,GitHub”就能開啟用嘴編程。
其背后,召喚的還是基于GPT-4的Copilot機器人。。
另外,多姆克也提到,原本的Codex模式也沒有丟棄。
當你正在編輯器中輸入代碼時,希望每次擊鍵都能得到非??焖俚捻憫?,系統還是用規模更小的Codex幫你補全代碼,因為此時你需要的是速度;聊天的時候需要準確性,調用的就是GPT-4了。
可謂是速度和質量兩手抓。
首先是Copilot for Pull Requests。
每當你完成一段代碼修改要提交到分支上去的時候,GPT-4可以自動讀取你的改動內容,生成描述。
如果寫的不準確,可以修改。
非常利好那種每次提交就只愿寫“修復了一個bug”的“懶蛋”程序員,你再也不會被同事和領導提醒和數落了~
此外,官方還在考慮在這里醞釀這樣一個新功能:如果發現你Pull Request時還沒有完成足夠的測試,它會警告你,并且協助你完成。
其次是Copilot for Docs。
這也是一個實驗性的功能。當你在學習一個新的框架或者編程語言,不知道怎么使用某個函數或API,不用再去官方文檔查閱了。
直接用聊天的方式讓GPT-4去幫你查,效率直接飛升~
目前,已經安排的有React、Azure Docs和MDN這三。后續官方還考慮加入一些第三方文檔,比如公司內部的,或者某人自己寫的公共的。
最后是Copilot for CLI。
終端/命令行是程序員們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地方之一。
那么多命令相信很多人都記不住,此功能就是專門用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的。你只需敲個開頭,它就能給出聯想,省得你自己再去查了。
看完這些,是不是坐不住了?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想上手試試了?
如開頭所說,功能雖然還沒正式推出,但已經可以去預約試用資格了(提醒:每一項功能都需要單獨排隊)。
屆時,這些功能將率先在Visual Studio和Visual Studio Code中提供,再逐步擴大到其它IDE中。
網友:程序員已死
Copilot由GitHub與OpenAI合作,基于Codex模型推出,至今已有快兩年的時間。
據多姆克介紹,在這近兩年間,它已經參與了46%的代碼編寫,并幫助開發人員將代碼coding速度提高了55%。
現在,本來就專攻編程的工具,又接入了GPT-4的強大功能,其能力難免讓人充滿期待。
有人表示:
這不就相當于一個初級工程師嗎?
當然,到時微軟每個月會收大家多少錢時,也成為了一個話題。
少說也得50美元吧。
排隊地址:https://github.com/features/preview
本文作者:豐色,本文來源:量子位,原文標題:《GPT-4加強版Copilot來了!動嘴就能編程,測試申請已開啟,網友:程序員已死》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