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2個月“已超”去年全年,信貸高增長還會繼續嗎?
開年以來,信貸已經連續兩個月大超預期:
1月,新增社融5.98萬億,同比少增1959 億,增速為9.4%,新增新增人民幣貸款4.9萬億元,同比多增9227億元。
2月,新增社融3.16萬億,同比多增1.95萬億,增速為9.9%,新增人民幣貸款1.81萬億,同比多增5928億。
【資料圖】
2月一般是信貸小月,今年卻出現了逆季節性較快增長。1-2月合計來看,新增信貸為6.7萬億,同比多增1.5萬億,這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新增1.36萬億的新增信貸量。
這種高增長的態勢還會延續下去嗎?
近日有多家券商分析師注意到這個問題。方正證券分析師張偉的結論是,信貸投放總量需要與經濟增速相適應,也存在“隱性”限制。這意味著前面投放節奏快,后續信貸投放量就會減少,甚至可能出現之后信貸投放持續少增的情況,因而需要政策面平滑信貸投放節奏。
我們預計1-2月信貸投放太快,因而信貸投放節奏存在放緩的可能性。近期大行在貨幣市場拆出資金,資金面收緊壓力減緩,以及票據利率震蕩,這些或許說明信貸投放節奏有所放緩。
光大證券分析師王一峰、劉杰也看到,1-2 月份信貸增長已經形成信貸脈沖跡象,有一定“虛火”,需要重新審視下一階段信貸投放的總量和節奏邏輯。
1、過快的信貸增長導致供需矛盾持續加大,貸款利率下行幅度過大,甚至與存款成本形成倒掛,易滋生空轉和套利行為,造成銀行資產負債表虛增,金融支持實體效率被誤讀。
2、過度對標貸款規模增長,將大幅度弱化商業銀行的商業性、市場化行為,形成一定不良導向,進而加劇商業銀行營收、盈利壓力,對資本充足率形成擠壓,甚至減弱未來支持實體經濟和維持信用擴張的能力。
3、“畸低”貸款定價對中小銀行業務合理發展形成擠壓,伴隨著貸款利率的整體大幅下行,造成中小銀行普遍的資產荒,或者倒逼其采取不審慎的風險定價行為,進而降低了其抗風險能力,容易導致處置風險資源不足,穩定性下降。
4、部分國股銀行信貸投放節奏過快,而存款資金未能等比例增長,存貸差壓力加大,導致整體銀行業負債成本“易上難下”,凈息差壓力同時受到資產負債兩端擠壓。
5、潛在的通脹風險壓力增加。2 月份 M2 增速已經達到 12.9%,若“信貸脈沖”持續,可能導致信貸和貨幣增長較大幅度超過名義 GDP,在經濟明確顯示已經進入恢復態勢的情況下,未來人流物流增加或帶動資金流動加速,對潛在通脹壓力需要保持警惕。
在近期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和“兩會”上,央行劉國強副行長已明確表示,“要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不盲目追求信貸高增長”。
王一峰判斷,今年1-2月份超季節性高增的信貸投放節奏,在后續有望出現控量降溫,料最快在3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即有望維持同比小幅多增;“畸變”的貸款利率也將逐步、有序回歸合理水平,既保持支持實體經濟的強度,實現貸款綜合定價水平較去年下行,又能夠方式副作用強化。從二季度開始,信貸投放應回歸至正常節奏。
張偉執業證書編號:S1220522040002
王一峰執業證書編號:S0930519050002
劉杰執業證書編號:S0930522110002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