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報道:鄭永剛的商業版圖:服裝、鋰電與金融帝國

在企業界,浙商是一支出名的隊伍。

他們吃苦耐勞、敢于開拓、善于把握機會、勇于自我糾正。在強烈尋求發展的欲望驅使下,外出打拼與背井離鄉是他們的常態。

他們永遠在創業的路上,“做不大就不做”也是貫穿于浙江商業血脈中的一種創業精神。而在這支著名的從商隊伍中,近年來有一個企業家被稱為浙商界的「常青樹」,他就是杉杉股份的鄭永剛。


(資料圖)

從上世紀80年代接手行業倒數第一的國企甬港服裝廠(杉杉股份的前身)并用3年將其做到服裝行業第一,到巔峰之時勇于轉換賽道,尋求新能源行業的機會并取得正負極的技術并一度做到第一,再到通過投資成為“金融人”實現產融結合,在企業家這條路上,鄭永剛創造了很多近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跡。

他自信、敏銳、勇于創新、熱愛創造,對商業有著癡迷一般的熱情。

鄭永剛曾經對采訪他的記者說過一句話:

“如果我鄭永剛的生命周期結束了,但杉杉企業還在,就是成功?!?/p>

這位耀眼的企業家如今在眾人的不舍中結束了屬于自己的生命周期,2月12日晚間,杉杉股份發布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鄭永剛因突發心臟疾病救治無效,于2023年2月10日與世長辭,享年65歲。

但他一手打造的商業帝國——杉杉集團——還在繼續創業的征途上,從未止歇。

在他的定義中,此刻他的商業征戰之旅應該已經配得起“成功”二字。

專注與升級

1985年,鄭永剛被派到鄞縣棉紡廠當廠長。在艱苦的環境中,他三年中年年都是紡織部的先進生產者。

在突出的業績加持下,鄭永剛被委以了重任,于1989年再次工作調動,這次是被調到國企甬港服裝廠(杉杉前身)當廠長。這是一家當時已經資不抵債的企業,地位行業倒數第一, 廠長一年換一個也沒有挽救局面。

但鄭永剛接手后,這個廠子神奇地在他手中重新煥發了生機,三年內不僅扭虧為盈,更是登頂了行業第一,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服裝品牌。

在從行業倒數第一做到行業第一這個問題上,鄭永剛曾經對媒體談及他認為的秘訣:

“道理很簡單,就是專注。我接手后,沒有任何雜念,只是充滿激情,一根筋地做企業。”

不了解服裝行業,那就專注地去學習,接手服裝廠之后,鄭永剛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國內外的各個市場上學習了解品牌與時尚;

設備有問題,卻因為負資產無法從銀行貸款,鄭永剛選擇去友商“二毛”(上海第二毛紡廠)借設備生產;

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知名度,訂單不穩定導致財務不穩定進而發不出工資,鄭永剛選擇用面料做抵押借了3萬,最后去央視打廣告,“杉杉西服,不要太瀟灑”,從此走進全國消費者的視野。

在這段艱苦的創業期,是“專注”的企業家精神支撐著鄭永剛堅持下來,一心只有將企業做大做強,對自身的境遇毫不在意。而將企業做大做強的信念,則來自于鄭永剛對于企業的認知:不做生產型工廠,只做品牌型企業,做到服裝業的升級。

在這樣的思維之下,鄭永剛將瀕死的杉杉做到全國市占率37.3%的龍頭地位,利潤率也持續走高。

1996年1月,杉杉股份在上交所上市,成為服裝行業首家上市公司,驗證了企業家精神的成功。

但這對鄭永剛來說,還遠遠不夠。

敏銳與轉型

后來的A股投資人們熟悉杉杉,主要是通過新能源汽車帶動的鋰電行業發展高潮而認識它的,但那時距離鄭永剛準備帶領杉杉進行創新、轉型的念頭已經過去了近20年。

在訪談中,鄭永剛曾經提及當時的情景:

“早在1997年,中國服裝產業最火的時候,我就預感到這家企業快死了,我要找到下一個具有爆發性增長空間的產業,我進入鋰電材料行業時,10個人里有11個說我瘋了,可是企業家本來就不是常人,企業家看的是未來?!?/p>

1997年,是杉杉股份上市的第二年,正是服裝業務的高光時刻,鄭永剛已經開始思考未來。

而這種“居安思?!敝校氖撬麑τ趪H格局、產業、技術的前瞻與預判。那時,中國尚未加入WTO,但常年浸淫在服裝業中的企業家,已經嗅到了味道?!皣T遲早要打開”是他決心要轉型升級的背后支撐認知,他認為大量國際品牌會涌入中國市場,而中國品牌短期內很難與國際品牌競爭。

在面臨產業周期時,鄭永剛認為有兩種方法可以突破:其一是升級,其二是轉型。

其中升級這個方案已經在杉杉發展的第一階段時使用過了,1997年的鄭永剛認為杉杉已經到了轉型的時刻。

轉型的思路圍繞著人的生活品質,鄭永剛曾經提及:“改革開放初期,解決了衣食,再解決了住行,接下來,我們要解決的就是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提高?!?/p>

在生命質量方向上,他選擇了“大健康”,在生活質量的方向上,他選擇了“新能源新材料”,并開始一場在“新能源材料”上的豪賭。

到上海尋求機會的鄭永剛,聽說鞍山熱能院在做一項關于鋰電負極材料的國家863項目,當時這是一個還停留在實驗室的項目,但鄭永剛決心投資8000萬元,押注這個自己并不熟悉的技術,此后又追加投資于上海浦東建廠、成功帶領負極材料項目產業化并收購杉杉科技,開始新能源大佬之路。

不過轉型這件事,需要的不僅是敏銳的嗅覺,更要有堅持的耐心。因為在投資后的8年內,負極材料都沒有任何起色,卻一直在用虧損拖累服裝業務的利潤,直到2007年。

說起來,杉杉股份的崛起與寧德時代(CATL)及其前身ATL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負極材料最早爆發,是2007年的第一代蘋果手機發布后;而ATL正是蘋果的電池供應商,杉杉則通過切入ATL的供應鏈從而成為蘋果產業鏈中的一環。

2013 年時,杉杉股份的鋰電材料業務收入,全面超過其服裝業務,隨后的故事大家已經熟悉了,隨著寧德時代(CATL)從ATL中分離出來,中國動力電池行業迎來了一段黃金期,早已布局的鄭永剛也等來了杉杉股份的春天。

企業家的敏銳有時會太早,而在負極材料蟄伏的8年間,鄭永剛一直在服裝業務貼補鋰電業務,而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需要堅定的信念,也需要股東放棄分紅的支持。

但事后對記者談起這一段時,鄭永剛已經風輕云淡:“杉杉西服那個時候如日中天,還是很賺錢的,所以大馬拉小車,應該說沒啥問題?!?

不過鄭永剛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想擁有的更多。

野心與布局

企業家與投資人的身份,似乎很難在鄭永剛的身上明確地被區分。

他在產業之間跳轉的同時,也在嘗試一手資本、一手產業的方式實現互哺生長,甚至當我們回顧杉杉歷史上的三大主營業務時,會發現除了最早的服裝業務是他接手爛攤子一手做起來的,后來的主要業務都是通過收購與投資得來的。

在收購鞍山熱能院的負極材料項目并最終成長為負極材料龍頭后,杉杉還有一個重大的主營業務也是通過收購完成的——2021年時,杉杉股份以53億元代價,收購了LG化學偏光片業務的七成股權,并成立了杉金光電,成為了全球偏光片市占率第一的企業。

在如今的報表中,鋰電池材料業務和偏光片業務各占半壁江山。

在早期鄭永剛接受過的媒體采訪中,就曾經把做企業和做投資相對比,在他看來兩者的關鍵都是“把制度設計好,把標準設計好”。

如果說,收購業務對于鄭永剛來說還算是“戰略投資”,那么“財務投資”部分可能才真正體現鄭永剛作為一個企業家與民營資本掌舵人最為獨到的部分。

事實上在一眾資本大佬中,鄭永剛涉足金融業的時間是最早的。早在1993年時,他就申請設立了寧波杉杉城市信用社,也就是寧波銀行的前身。這也是“杉杉系”金融版圖的起點,而除了信用社之外,鄭永剛還成立了寧波杉立期貨,是興業期貨的前身。

這早期的金融涉獵,為鄭永剛帶來了豐厚的回報:2007年寧波銀行上市時,杉杉所持的股票,一舉獲得近20倍的回報。這一年,也是鋰電池業務終于迎來拐點的一年,但相比之下,鋰電池的利潤比起投資收益來說還是不足掛齒。

此后的多年時間里,杉杉系涉足過的金融機構包括徽商銀行、浙江稠州商業銀行、浦發銀行、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貴州銀行、華創證券、天富期貨、太平洋人壽、中融人壽等。

除了金融機構外,在資本市場上,鄭永剛還有一個著名的稱號是:“殼王”,他曾經先后收購中科英華(諾德股份的前身)、希努爾(*ST雪發的前身)、艾迪西、江泉實業(綠能慧充的前身)、新華龍(吉翔股份的前身)等一批殼公司,不過最終只有申通快遞借殼艾迪西這一筆是成功的大賺。

在2015年,鄭永剛的金融事業最得意的時候,他曾經意氣風發地表示,“希望大家稱呼我為金融家”。

他的投資實績從杉杉股份的財報來看,還是為上市公司貢獻了不少利潤:2016年至2021年,杉杉股份的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比重分別是22.34%、50.78%、72.81%、40.34%和43.54%。

但后來的恒豐銀行事件、徽商銀行股權糾紛等民營資本界的重大案例,為鄭永剛的金融之路增加了許多坎坷,而隨著監管逐漸規范并收緊對于金融控股集團的風險防范,一眾資本大鱷正飽嘗盲目擴張的苦果。

鄭永剛的嗅覺再次發揮了作用,2016年開始,他開始逐步收縮旗下的金融版圖,退出保險業務,轉讓期貨牌照,回歸實業發展。

尾聲

2007年之后,鄭永剛忙于集團層面的其他業務,不再擔任杉杉控股上市公司的董事長。

直到2020年,鄭永剛再度出山,重新執掌業績下滑嚴重的杉杉股份(負極材料出貨量已被貝特瑞超越),并開始聚焦負極材料,剝離杉杉股份的正極材料、電解液以及其他非核心業務。

2023年1月12日,鄭永剛在主持杉杉企業2023年度經濟工作會議時提出,杉杉企業要向實而行,做強產業,不斷提升上市公司價值;要繼續做減法、去杠桿,加快處置非主業資產。

不過,他還沒有來得及兌現自己的諾言,便已經溘然仙逝,留下未竟的再次創業夢想與集團資產587.54億元、總負債331.12億元,以及兩家實控的上市公司:杉杉股份與吉翔股份。

不過,早在2018年時,鄭永剛接受浙商雜志采訪時就曾明確表示,正在培養兒子鄭駒接班。

這位1991年出生的“企二代”從高中起便出國留學,歸國后在2015年前后開始逐步進入家族事業。2015年12月,在上海君康金融廣場奠基儀式、湖南杉杉新辦公大樓羅成慶典上,鄭駒均以杉杉控股總裁的身份出席活動。而到了2018年,鄭駒接棒的意味更為明顯。2018年2月,鄭駒出任杉杉控股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2019年9月,鄭駒出任杉杉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并于2020年1月升任杉杉集團總經理。

去年開始,鄭駒也開始涉足私募基金領域,似乎父輩的“產融結合”思維仍在新一代身上傳承著。

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需要的是擁有從零開始的勇氣、隨時推翻自我的魄力、領先行業的預判、在虧損中堅守的耐心……

而這位不足32歲的年輕接班人,是否擁有這些企業家特質、能否獲得管理層的信任,并帶領杉杉完成鄭永剛未竟的減法,對于當下的杉杉集團來說,是最大的考驗。

本文作者:陳晨,來源:鋰貓實驗室,原標題:《鄭永剛的商業版圖:服裝、鋰電與金融帝國》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 杉杉股份 上市公司 杉杉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