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擊潰了陜西銅王?
壹
2022年底,陜西人何金碧聽到一個好消息——陜西省企業家協會發布省內民企50強榜單,他的公司邁科金屬排在第一。
他不是第一次嘗到這個滋味了。早在2018年,邁科金屬的營收邁過千億門檻,當年就成為陜西民企冠軍。何金碧站上事業峰頂,風光一時。
(資料圖片)
但現在,這個頭銜卻搖搖欲墜。今年1月份,廈門一家國企與邁科金屬撕破臉皮,提出仲裁申請,追索被拖欠的10億資金。這場糾紛公開暴露了邁科的困境——自去年下半年傳出資金鏈斷裂以來,這家銅貿易巨頭就不好過。何金碧也向媒體證實,目前公司正在尋求重組,希望有外部投資者出手解困。
銅業大佬,身陷僵局。
邁科金屬成立于1993年,那年何金碧29歲。在此之前,他在一家企業供銷處任職,并在采購工業原材料時第一次接觸到銅,后來決定進入銅行業。何金碧曾講述自己的發跡史稱,邁科是國內第一批民營企業,當時看到國內城市化和基建需求潛力巨大,而有色金屬行業高度依賴進口,便投身到這個行業。靠買賣銅線和精煉銅,他一步步發家。
和那些盛產商界明星的行業相比,大宗商品這行要低調不少。傳統、緩慢、不酷,也沒什么想象力,但它并不乏隱形巨鱷,比如邁科在國內電解銅進口份額中就獨占30%以上,何金碧在業內鼎鼎有名,有著“銅業大王”之稱。
何金碧的崛起與大宗商品周期密切相關。
2002年,中國經濟迎來一輪快速增長,這一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銅消費國,占全球需求總量的21%。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巨大需求,刺激大宗商品進入超級牛市。從2003年開始,國內銅市場便供不應求,2005年時國內銅缺口達到130萬噸。
2004年,邁科擴張業務至期貨市場。原因很簡單,大宗商品行業非常依賴進口,漫長的運輸途中,貨物價格時刻變化,如果沒有對沖手段,很容易虧損。當時正值銅價暴漲,市場的瘋狂令多數人感到不安,紛紛預測銅價很快就會大跌,但何金碧判斷,考慮到中國經濟正在高速發展,眼下大宗商品期貨價格仍是低價,他大膽地建立看漲頭寸——事實正如其所料,在隨后的一年中,銅價又翻了一倍以上。直到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夕,大宗商品價格都處在暴漲之中。這一役邁科大賺一筆,成為何金碧事業騰飛的關鍵節點。
2009年之后,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再度升溫,原因之一是國際貿易商和供應商“放大中國需求”。整個2009年,國內銅進口量達到429萬噸,創下歷史新高。揮舞著鈔票的中國貿易商,用高價從國際同行手中拿下巨額訂單,在2012年左右的高峰時期,上海和廣東兩地保稅區銅現貨庫存不斷增加,一度達到約100萬噸。
而邁科正是其中的深度玩家,它的業務也滾雪球般增大,逐漸涵蓋大宗商品貿易、供應鏈金融服務、期貨經紀、對外投資以及現代物流等,成為國內最大的銅貿易商。從2015年開始,邁科金屬的營收額連年上升,從700億元翻至1500億元,并一連數年坐上陜西最大民企的位子。
2018年之后,何金碧的個人頭銜也多了起來。他成了“陜西杰出民營企業家”、“商業領袖”,去年8月份,何金碧被授予西安市首批“城市發展合伙人”榮譽稱號,其子何昕受聘為“曲江城市發展合伙人”。而位于西安市的公司總部邁科中心,宏偉氣派,高度達到216米,號稱西北首座全鋼結構連體建筑,成為當地地標性的存在。
貳
巧合的是,就在何氏父子受捧的同時,邁科危機也首度浮現。
去年8月,何金碧接受外媒采訪談到公司的資金危機,稱由于各地疫情不斷反復,邁科業務遇到困難,一些貨物推遲付款,一些供應商取消了交貨。不過他放話說, 邁科得到了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支持。
但這些支持沒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除了廈門國企這樁仲裁案,據上海票交所披露,截至今年1月底,邁科金屬在中國銀行西安鼓樓支行開戶的承兌票據累計逾期2.91億元,逾期余額2.78億元。
不排除還有更多的窟窿。
多年以來,邁科金屬呈現的都是一副巨大骨架,然而并不牢靠。2018-2021年,其營收雖然均是千億以上,但每年凈利潤卻只有區區兩三億,利潤率為百分之零點幾。從表面上看,何金碧干的是個辛苦活。
營收很高、利潤很薄,在大宗商品界并不少見。以全球大宗商品貿易巨頭托克為例,其2022財年營收為3185億美元,凈利潤雖然達到創紀錄的70億美元,但利潤率也僅為2%。邁科官網曾在2019年刊文,表示做大宗貿易賺錢不易,所幸“搬運費”比較好掙——無論商品價格漲跌,這個業務都是旱澇保收。那么,既然光靠利潤玩不出花活,究竟是什么支撐了邁科?
答案可能是把銅當成金融工具來玩。
在大宗商品中,銅單價高、易存儲、質量標準穩定且變現容易,是行業玩家熱衷的貿易品種,這也曾導致“銅融資”在業內十分盛行。
銅融資的基本邏輯是,貿易商向供貨方采購精銅,然后將銅抵押給銀行或者賣出,通過獲利覆蓋融資成本,或者將所獲廉價資金投入其他行業(比如房地產),牟求更大收益。國內這種情況在2009年前后初見流行,當時在經濟刺激政策背景下,看到銅價大漲的貿易商們,大舉從國際市場買入銅。這些銅一部分支撐了國內經濟需求,但相當一部分被存入保稅區倉庫,然后用于抵押以獲得融資。
之后幾年,雖然信貸政策收緊,但銅融資卻更加受捧。原因在于靠傳統銀行信貸很難拿到錢,于是不少玩家把目光瞄向了銅貿易。以2012年為例,這一年中國銅外貿很火爆,但這些銅并非全部投向經濟生產,而是被貿易商用于融資。統計顯示,該年中國進口精煉銅用于融資用途的比例,超過了44%。
在具體玩法上,貿易商們更是把規則利用到了極致,信用證就是典型例子。
信用證是國際貿易中常見的結算方式,初衷是買賣雙方因缺乏信任,由兩家銀行作為雙方的保證人,代為收款和交貨。通常是買方先將貨款交給銀行,該銀行開立信用證,通知賣方開戶行轉告賣方,按照信用證的規定條款發貨,由銀行代為付款。
原本很清晰的交易模式,操作中卻有不少門道。一是銅貿易商不會向銀行提交全款,按照業內慣例,只需要交貨款總額20%的保證金;二是銀行開立的信用證,承兌期一般為90天或180天甚至更久。也就是說,買方在信用證到期前補足剩下貸款即可。而從拿到現貨銅,再轉手賣出,通常用不了兩個月。這意味著貿易商可以無償使用1-4個月的貸款資金,如此低成本的短期融資,比通過傳統渠道融資劃算得多。
叁
這個以小博大的游戲令人著迷。此外,由于國際大宗商品是以美元計價,如果逢人民幣升值(支付美元貨款,只需要更少的人民幣),貿易商還能通過匯差來套利。實際上過去十余年間,這樣的情形并不罕見。
如果只到這一步,對銅貿易商而言,其所作所為均是在合規之下進行。但往往會有更瘋狂的。
2014年6月,青島港爆發一宗金屬貿易騙貸大案,有貿易商利用虛假倉單重復抵押騙貸,不料因貸款用于其他投資爆雷而被查出。這樁嚴重的大宗商品融資丑聞,令輿論一片嘩然。
有嘩然的,就有心照不宣的。這個循環游戲的玩家,在業內應該不止一家。在此之前,該貿易商是青島當地的知名企業,更是銀行爭相結交的VIP客戶,結果雞飛蛋打,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在2018年被數罪并罰判處23年有期徒刑。而“銅融資”高潮,也逐漸成為業內往事。
何金碧與這名貿易商有相似之處,他們都在1993年成立公司,投身金屬貿易;邁科后來的擴張路徑也如出一轍,在表面繁盛的時期,兩家公司都一頭扎進房地產行業——那還是房地產狂飆的年代,誰都想從中分到一杯羹。
邁科雖然盤子很大,但對電解銅貿易的依賴度很高,是“銅融資”的積極玩家。現在高潮褪去,截至2月2日,上海、廣東兩地保稅區銅現貨庫存剩下個位數,房地產行業更如昨日黃花,何金碧也迎來他的艱難時刻。
疫情也許是邁科失意的導火索,但很難全部歸咎于此。在上述銅游戲中,銅需求萎靡、銀行關上貸款大門、供貨商斷供、業外投資爆雷甚至匯差和利差的消失,都有可能影響整個資金鏈條的運作。何金碧要抱怨的,還有更多。
不過抱怨之余,現在也是該為盛宴買單的時候了。
本文作者:郭儒逸,來源:商業人物,原文標題:《誰擊潰了陜西銅王?》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