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微資訊!春節檔票房逆勢走強及其宏觀含義
由于年初是宏觀經濟數據發布的真空期,市場會更多跟蹤高頻數據。尤其是春節消費作為風向標,更加受到關注,春節檔票房即是其中觀察居民消費的重要高頻指標之一。
今年春節檔票房低開高走,大年初一的票房金額13.56億元,為18年以來的倒數第二,尤其是觀影人次為2548.7萬,為18年以來的最低。但是大年初三的票房金額11.23億元,僅次于21年,觀影人次2132.7萬,高于19年和22年。
(資料圖)
通過春節檔票房觀察消費的內在邏輯在于,通過春節檔票房外推全年票房,然后通過全年票房外推居民消費。這種邏輯的基礎是,春節檔票房與全年票房的比例,以及全年票房與社零消費的比例,都是穩定的,或者有穩定的規律。
但是從實際數據來看,疫情之前,兩個比例都是逐步抬升的。春節檔與全年票房的比例,由2012年的2.4%抬升至2019年的9.2%,全年票房占社零消費的比例,由2012年的0.08%抬升至2019年的0.15%。疫情后兩者的表現出現背離,2022年的春節檔票房占全年票房的19.6%創新高,而電影票房占社零消費的比例僅為0.07%,低于疫情前。
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疫情對電影行業的影響尤其明顯,不論是需求端的觀影,還是供給端的拍攝,都非常不便,也對數據帶來明顯擾動。
另一方面,全年的電影票房收入占社零消費的比例僅在千分之1左右,這么低的比例,也意味著電影票房對整體消費的指示性可能不強。
不過即便剔除疫情影響,我們也看到電影票房與整體消費的比例關系并不穩定,這是因為影響電影票房的因素很多,而且波動大。我們參考chenqin在2017年的一篇文章的分析框架,影響電影票房的主要因素有5個,第一是潛在觀影人群,主要是指沒有電影院的地區,通過新建電影院滿足觀影需求,由于疫情前年度總票房的增速已經到低位,我們認為潛在觀影人群已經很少,對票房的貢獻很??;第二是居民消費能力,主要是指消費支出整體增加,所帶動的電影消費的增加;第三是電影的相對性價比,即居民在看電影和其他娛樂休閑方式之間的權衡選擇;第四是電影評分,我們用豆瓣評分來代表;第五是電影票的價格。
我們使用歷年春節檔的熱門電影票房,與相應電影的豆瓣評分進行加權平均,得到春節檔的平均豆瓣評分,另外由于熊出沒也是歷年春節檔必出電影,也一并拿來比較。從豆瓣評分上看,今年春節檔的豆瓣評分為7.6,較22年高了0.82分,遠高于歷年春節檔。反倒是票房最高的21年,豆瓣評分最低。
從電影票價格上看,今年春節檔票價與22年接近,為歷史同期的較高值。
電影票房與整體消費的宏觀聯系,主要體現在第二個因素,但是由于其他因素,比如口碑和質量的提高,以及票價等的干擾,使得無法精確剝離。
總的來說,我們認為,春節檔電影票房的逆勢走強,意味著消費仍在修復中,但是其中有多少是由消費增加帶來的,有多少是由口碑增加帶來的,還無法準確分解。
注1:疫情后可能有部分影院倒閉或者暫時停業,本文未考慮其對票房的影響。
注2:今年春節檔的豆瓣評分,后續可能有變化。
本文作者:Rick筆記,本文來源:Rick筆記,原文標題:《春節檔票房逆勢走強及其宏觀含義》。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