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半月暴漲45%后,張坤最新組合曝光,年前大幅增持騰訊茅臺,規模再度逼近900億
張坤的基金凈值大幅“回血”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可能是過去一個季度許多投資者的組合里,最好的消息之一。
統計數據顯示,從10月底到1月上旬,張坤的易方達藍籌基金最大反彈幅度達到45%。反彈幅度在同行中名列前茅。
同時張坤的組合依然保持相對穩定,但增減倉之間,港股的配置得到了加強。
此外,本季度季報中,張坤再度對市場和投資做了思考。他還特別提及,不少優質企業的內在價值在2022年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股票價格卻有所下跌,這種價值和價格的反向運動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賠率。
增持醫藥與科技
張坤基金的四季報,可能是全市場最“穩定”的——四只基金,一個重倉股都沒換!。
但個股的配置還是有調整。
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易方達優質企業基金增加了醫藥等行業的配置;易方達優質精選基金、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增加了科技等行業的配置。
相應的四個基金,都降低了對消費等行業的配置。
具體到重倉股看,4只基金都沒有出現重倉股更迭的情況。持倉體現了上述部分變化。
較為明顯的是,貴州茅臺和藥明生物,在4季度獲得了增持。
具體來看,張坤的重倉股里,長期有騰訊、五糧液、茅臺、港交所、藥明生物等個股,這個季度僅有茅臺和藥明生物獲得一些增持。
而減持的對象也不多,主要是騰訊和五糧液,但兩者都超過了法規要求的配置上限,減持應該是為了配合法規。
此外,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增持了騰訊、美團、Sea Ltd和STAAR Surgical Co,減持了華住。
其中道道值得琢磨。
規模逼近900億
根據最新發布的基金4季報,張坤在2022年末的基金管理規模合計達到了894億元。
這種規模的”回升”,直接動力是該基金的凈值上升和投資者凈申購。
以易方達藍籌為例,這一“巨無霸基金”在4季報仍然獲得了凈申購。加之產品明顯的凈值上升(6.76%),導致規模有所復蘇。
即便是經歷了10月份的劇烈調整,4季度里張坤管理的基金,也都實現了可觀的漲幅。
權益穩定、增持港股
那么張坤的最新資產配置思路是啥呢?
一個詞:增持港股!
基金4季報顯示,他的產品普遍股票倉位穩定,但或多或少都增持了港股。
以規模最大的易方達藍籌為例,港股倉位較3季報增長了3.4個百分點。
有了更好的賠率
張坤的觀點也非常值得一看。
他在最新的季報里預期,隨著新冠回歸乙類傳染病管理,經濟受影響程度將大幅降低;地產行業經過了2022年銷售的下滑后,銷量與行業長期可持續銷量的差距得以縮小,也有望避免地產行業過快下滑引發的系統性風險;高層會議直接回應了市場的擔憂,提振了市場的信心。
張坤還認為, 不少優質企業的內在價值在2022年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股票價格卻有所下跌,這種價值和價格的反向運動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賠率。
承認局限性
張坤在季報中,還對個人的投資體系做了新的闡述。
他認為,未來,市場先生再次出現間歇性的情緒不穩定也幾乎是必然的。投資者在面對市場的動蕩起落時,內心難免受到煎熬,也會迷茫不安。
要應對這個局面,首先要認識到,一個投資人用什么樣理論去看市場,就會有什么樣的投資行為模式。
對于價值投資者來說,關注的是企業內在價值和價格,評估企業的內在價值,尋找價格低于內在價值的機會,并不在意近期股價的走勢;對于趨勢投資者來說,關注的是趨勢的開始和終結,至于交易對象的內在價值則不在關心之列。
面對同樣一個市場,投資者用不同的理論和時間尺度,有完全不同的投資策略,都是合理的。
第二,任何投資體系都有其局限性。任何體系都只能解釋市場在某些時間維度的運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無能為力的。
如果結合兩種投資體系是否會更好呢?事實上,這就像一個人左眼帶著近視鏡,右眼帶著遠視鏡看世界一樣,兩只眼睛看到的東西完全不同,甚至可能是沖突的,感覺會更加詭異。
因此,在選擇任何一種投資體系時,意味著接受它的優點同時,也只能同時接受它的缺點。
第三,選擇任何一種投資體系,不在于了解它的熟悉程度,而在于對這種理念是否真的相信,是否能夠一如既往的堅持。
只有通過不斷經歷逆風期,才能逐步摸索到什么是哪些缺陷是自己心甘情愿承受的。
一個投資者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清晰的了解自己投資方法的局限性,放棄完美,保持淡定的心境,能夠從容的執行自己的投資策略,不因市場的短期波動喜或悲。
從概率上說,某一次機會的錯過,或者某一筆投資的虧損,這都是投資體系固有的一部分,不必對此過于煩惱,坦然接受自己所選擇的體系的缺陷。
投資者在市場中注定是孤獨的,需要時刻保持一種克制而理性的心理狀態,不需要大量的行動,而是極大的耐心,堅持投資原則,等到機會時全力出擊,然后就是耐心的等待。
內心真正相信的投資體系有助于平靜的度過市場的動蕩期,從而不至于被情緒接管投資操作。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