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全球新視野】帶著千億資金,外資又殺回來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外資真的很兇猛,
已經連續11天凈流入。
算總量的話,今年以來凈流入939億,超過了去年全年(900億)的水平。
在外資帶動下,市場也總算出現了難得的普漲行情,
滬深300,漲了6.68%;
中證500,漲了4.89%;
就連“永遠3000點”的上證指數,也漲了4.37%,來到了3200點上方。
賽道更是全面復蘇,消費(食品飲料、家電等)、科技(計算機、電子)、新能源(電力設備)都跑贏了滬深300。
醫藥差一些,只漲了5.95%,跑輸滬深300,但行業漲幅排名也能排進前10。
期盼許久的一幕,終于都回來了...
那問題來了,外資怎么突然就來了呢?還會繼續流入嗎?
懶貓找了些資料,和小伙伴們掰扯掰扯~

01

外資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流入的?

藍線是上證指數,
紅柱表示外資當天凈流入,
綠柱表示外資當天凈流出。
雖然外資有“聰明錢”之稱,但這次顯然沒抄在最底部。
行情是去年11月1日起來的,但外資直到11月11日才開始大幅流入,當時上證指數已經從2900點漲到了3100點了。
之后的行情中,外資是猶豫再猶豫,直到2023年才開始大幅流入,把行情從3100點推到了3200點上方,年初的這一波行情,外資是首功。

02

都買了哪些行業?

我們分兩段看,
先看去年雙11以后的,
消費(食品飲料、家電、商貿零售)、金融(銀行、非銀金融),以及地產和地產產業鏈是外資關注的重點,這幾個行業漲的都不錯。
比較慘的是新能源(電力設備)、軍工、電子,外資持股市值是下降的,行情也是下跌的。
醫藥流入金額雖然排名靠前,但行業規模大,算幅度的話,外資持股市值只增長了7.6%,所以醫藥表現也一般,只漲了4.6%。
再看今年以來的,
消費、金融仍是外資重點買入的行業。
所不同的是,房地產被拋棄了,換成了賽道,新能源、電子、醫藥均重新被外資買入。
所以,我們看到去年11月以來的行情是這樣的:
食品飲料一路高歌猛進,漲了26%,張坤也成功翻身,易方達優質精選漲了47%,在百億主動基金里排名第一。
大金融領域的銀行、保險凸凸凸的收復失地。
房地產有點曇花一現的感覺,11月漲得最好,但之后一路回調。
今年以來,萎靡許久的賽道行業開始翻身,科技漲完醫藥漲,醫藥漲完新能源漲...

03

還能流入多少?

關于這個問題,興業證券做過測算:
外資流入A股的速度異常平穩,平均每年3000億左右,而且如果前一年流入少的話,第二年通常會補回來。
比如,2018年,流入了2942億元,2019年補回來了,流入3517億。
2020年,流入2089億,2021年補回來了,外資流入4322億。
去年,外資只流入了900億,所以興業證券預測外資今年可能會流入5000億。
其他券商雖然不像興業這么樂觀,但也普遍預測今年外資將流入3000~4000億。
如果真是這種情況,那今年A股似乎值得期待。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基金經理發聲看好A股了,甚至有人說“2023大概率是能夠獲取正收益的一年”。
至于外資為什么突然回來,機構給出了2個原因:
1)美聯儲加息節奏放緩,利好非美貨幣,人民幣有升值預期。
比如,高盛就認為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有可能漲到6.5。
2)中美經濟周期錯位, 美國經濟有可能陷入衰退,而中國經濟在防控放開和地產政策的支持下則有望走向復蘇。
經濟復蘇了,企業業績會好,股市也可能漲一波。
比如,摩根士丹利就認為,今年滬深300指數的每股盈利(EPS)會增長14%,在盈利增長帶動下,滬深300指數也將漲到4350點,距離今天收盤價還有5%的空間。
還有匯豐,他更樂觀,
認為今年上市公司利潤將增長約19%,上證指數在年底時有望站上3600點(距離今天收盤價還有12%的空間),滬深300指數也將漲到4600點(距離今天收盤價還有11%的空間)。
另外,懶貓發現還有券商弄了個外資做多中國指數,
就是把恒生指數、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澳元兌美元匯率、銅價綜合在一起得出的一個指數。
挺有意思的,
2015年下半年、2020年初疫情的時候、去年10月份外資流出最嚴重的時候,剛好是指數的最低點。
2021年上半年,外資最看好核心資產的時候,剛好是指數比較大的一個頂部。
現在,外資做多中國指數剛回到歷史平均水平,外資還有加倉空間。
總的來說,
不管是內資券商,還是外資機構,大家都對2023年外資做多中國挺有信心的~

04

歷史上的外資大幅流入

最后再來說說外資的準確性,
歷史上外資多次大幅流入A股,這之間、之后市場是如何走的呢?
(1)2019年初
這一波,外資把握挺準的。
2018年底就開始抄底了,2019年初反彈初期也是持續買入,直到3月份轉為凈賣出。
但外資賣出后,行情并沒有見頂,而是又頑強的漲了一個半月,直到4月19日才見頂。
(2)2019年底
這次,外資操作就沒那么好了,2019年8月到2020年1月,一直在買買買,但行情直到2019年12月下半月才啟動。
之后,就是2020年初疫情的大跌,外資也連著幾天大額賣出。
(3)2020年年中
這次的操作和2019年初有點像,在外資買買買的過程中,行情一路漲,7月份外資狂買后,行情更是直線飆升。
而且在外資改為凈賣出后,行情也沒有跌下去,而是高位震蕩。
(4)2021年初
這次有點復雜,幾次指數的大幅拉升都有賴于外資的大幅買入,2021年春節后外資不再買了,行情也就掉下來了。
(5)2021年底
這次有點誤判,2021年底外資持續凈買入,但行情始終高位震蕩,2022年后更是掉頭向下,但外資直到3月份才開始跑。
(6)2022年年中
這次把握的比較好,5月份行情企穩后,外資才開始買,一直買到6月的頂部,然后賣出,行情也應聲而跌。
總的來說,
(1)外資的準確性更多的體現在上漲過程中,要么是在下跌末期抄底,比如2018年底;要么是在漲了一波,行情明朗后才開始介入,比如這一次,還有去年年中的那一次。
(2)當然,外資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比如2021年底的時候持續買入,然后在2022年初的下跌中賣出。
但不管咋說,外資對上漲行情把握的蠻準的,正確率也很高,而且外資的大幅流入也有助于行情進一步上漲。
(3)在下跌過程中,外資的可參考性就沒那么強了。2019年初、2020年中,外資凈賣出后,行情并沒有跌下來,只是高位震蕩,2019年還又頑強的漲了一個半月。
本文作者:懶貓,來源:懶貓的豐收日,原文標題:《帶著千億資金,外資又殺回來了!》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 上證指數 食品飲料 高位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