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個多月內新冠死亡病例逾萬,第八波疫情為何突然兇險?
3年來,日本已經歷了七波新冠疫情,目前第八波疫情來勢洶洶,從去年12月至今年1月10日的一個多月內,日本新冠死亡病例逾萬例。
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20年1月新冠疫情在日本暴發,直至2023年1月10日,該國新冠死亡病例累計60411例,而約1/6的患者死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初,其中能夠查明出生時間的死亡病例中,超過95%是60歲以上的老人。
值得關注的是,在日本,奧密克戎毒株的多個新變種正在取代過去流行的BA.5。盡管死亡病例激增,日本醫療機構的病床使用率并沒有逼近極限。這一個多月,日本新冠死亡率上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資料圖】
高齡老人面臨多重險境
從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日本新冠感染者數量較此前顯著增加,重癥和死亡病例多為老年人。
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癥研究所去年12月1日的報告,日本新冠重癥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8歲,新冠病死者的平均年齡為83.1歲。除呼吸道疾病外,感染新冠病毒還有一定幾率導致血栓,有專家認為新冠病毒可能還會引發心血管疾病,這將增加老年人的重癥和死亡風險。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在厚生勞動省的一次專家會議上,有專家提出,老人福利設施內的疫情擴散導致新冠病死者持續增加。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2月19日至27日的8天內,全國共確認1430起聚集性疫情,其中954起發生在老年人福利設施,占總數的66%。
日本東京一所特殊療養院的工作人員對《東京新聞》表示,為防控疫情,養老院內區分了感染區和非感染區,但實際上很難完全隔離開兩個區域,因為工作人員需要往返兩邊照顧老人,而且有一些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老人也會不受控制地四處走動。
上述工作人員特別提到,當聚集性疫情發生時,很難將所有需要緊急治療的老人都及時送入醫療機構治療。但實際上,像東京、大阪這樣的大城市,病床使用率并沒有逼近極限。據NHK的全國病床使用率統計,1月4日,東京醫療機構的病床使用率為55.5%,大阪為59.6%,各都道府縣中病床使用率最高的是神奈川縣,約為84%。
“發熱患者增加,但是卻有越來越多人無法就診?!眻斡窨hFujimino急救醫院院長鹿野晃在富士電視臺的節目中說,從去年11月開始,每天有800至900人到該院發熱門診掛號,由于醫護人手緊缺,該院很難接診大量發熱患者。
鹿野晃指出,許多高齡老人感染新冠后還沒來得及入院治療,就已在家中去世,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救護車運送能力有限。日本總務省消防廳稱,去年12月26日至今年1月1日的一周內,全國至少有7158起“急救運送困難事件”,即需要急救的患者難以叫到救護車,創歷史最高紀錄。
那么對于新冠高危人群的老年人,應該做些什么來保護他們?東邦大學感染控制學教授小林寅喆對日媒說,要創造一個可以讓高危人群立即就自身病情咨詢醫療機構、盡早接受治療的環境,因為那些平時身體健康的老人在感染新冠后往往會忍耐,而年輕人卻會積極就醫。他提倡無基礎疾病的年輕人盡量使用抗原自測的方式自我診斷,確立醫療接治優先級很重要。
流感與新冠同時感染的“發熱難民”
根據東京都福祉保健局發布的信息,從第七波疫情開始,在日本流行的主要是奧密克戎變異株BA.5,但是目前它已逐漸被新的變異株BF.7、BQ.1.1、XBB.1.5取代,它們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強,傳播能力變強。
小林寅喆表示,常規型新冠疫苗很難預防變異株BF.7和BQ.1.1,但是對應奧密克戎毒株的疫苗比此前的疫苗更有效,希望老年人積極地追加接種這種疫苗。
根據NHK網站的統計,截至1月11日,日本國民中80.4%接種了2劑疫苗,超九成65歲以上老人已接種2劑疫苗。而奧密克戎毒株對應疫苗的接種率為37.2%,約六成65歲以上老人追加接種了這種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近期還出現了所謂的“發熱難民”,即指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的患者,許多診所和醫療機構開始實施新冠和流感同時檢測的措施。東京一家醫療機構的院長對NHK表示,今年年初以來流感患者數量的增長速度高于新冠患者,同時感染兩種病毒的病人也出現了。
國立感染研究所的統計數據顯示,東京都、青森縣、神奈川縣等日本多個地區都已經進入流感流行季。大阪大學教授忽那賢志在接受日媒采訪時說,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的患者,重癥化的可能性比只感染新冠時高出4倍,病死的可能性是只感染新冠時的2倍,因此接種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對預防感染很重要。
截至1月11日,日本累計報告的新冠感染者超3000萬人。日本多位醫學專家認為,目前的感染規??赡軣o法反映實際情況,因為抗原檢測試劑相比之前更容易獲得,很多人未進行核酸檢測,沒有被登記在案,而大量死亡病例的出現意味著有更多感染者。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原文標題:《日本一個多月內新冠死亡病例逾萬,第八波疫情為何突然兇險?》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