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消息!2023風電裝機將翻倍,我們找出這些超預期細分 丨 見智研究
2022年是風電搶裝潮后的裝機小年,截止到2022年11月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量約3.5億千瓦,但2022年相比于裝機,招標更重要且更亮眼,根據風電之音,截至2022年12月31日,風電項目招標規模達109.3GW(含框架)。按此估計,預計2023年風電新增裝機至少80GW以上,與2022年相比將迎來裝機規模大反彈。
見智研究對明年風電賽道的看法如下:明年是風電放量大年,且主要體現在海風領域,因為我國海岸線資源豐富,尤其深遠海有待開發,所以受益海風的環節需要重點關注;其次,受風機大型化影響較小的零部件環節,如塔筒。最后,國產化和技術變化的細分賽道,比如主軸軸承,比如滑動替代滾動等等。
(資料圖片)
為什么說2023是裝機大年?
2022年風電裝機是低于此前市場預期的。年初當時機構和第三方保守預測2022中國風電新增裝機至少超過55GW,但事實上2022年確實比較打臉,估計陸上吊裝和海上加一起大概就50GW左右。陸風大概40多GW,海風約4-5GW,海風裝機比預期可能要低30%左右。主要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地方因為疫情沒法開工,所以2022的裝機要比預期低些。
但是2023年之后風電有望快速起量。一方面,因為2022的招標量超過100GW,保守估計2023年能實現80GW,這相對于2022年而言可以說實現了大反彈,同比增長約60%。另一方面,隨著疫情的放開,經濟逐步得以修復,裝機的進度受阻的概率或變小。
市場有很多擔憂的聲音,比如2023年會不會像2022年一樣裝機不如預期,但見智研究認為,2022年一是因為疫情的因素,二是因為大宗上半年價格持續攀升的原因,整體裝機情況不如意。但隨著疫情放開,大宗下行,以及2022年大規模的招標量,2023年會大幅放量大概率沒有問題。但風電起量或在二季度以后,因為臨近春節,很多項目進入收尾階段,加上天氣寒冷對施工也有影響,真正全民開工應該在3月份之后。但具體落地情況如何,究竟現實情況會是超預期還是不及預期,重點還是要跟蹤年后的數據,也就是3月份之后的具體裝機落地情況。
海纜:單位價值量持續增加的高壁壘賽道
明年重頭戲仍是海風。因為陸上風電受資源稟賦影響趨于飽和,海上風電,尤其深遠海域有更廣闊的空間有待開發,所以未來風電中的機會主要在海風產業鏈中尋找。
海上風電里面最獨特的就是海纜,海纜也可以說是風電產業鏈中價值量最高的環節,2023依然不例外。海纜其實也是2022年一直說的環節,由于2022年年底,先是出現”雙30“謠言;再是龍頭東方電纜青洲四項目被搶單,市場對壁壘如此高的海纜的競爭格局也會存在擔憂。見智研究曾在”東方電纜在手訂單被分走,海纜護城河破了嗎?丨見智研究“一文中說過,海纜仍是風電里面最好的環節,且二三線想進軍一線海纜的隊伍還需要3-5年的時間,像220KV海纜壁壘不高,二線海纜企業也能做,所以海纜的真正看點在技術的不斷升級。比如龍頭在高壓海纜的領域持續精進,進行結構化的升級。如東方電纜掌握500KV軟街頭技術等,隨著深遠海的發展,對海纜的質量要求會越來越高。
見智研究認為,對于2023年而言,如果明年海風裝機超過12GW,同比約翻倍,海纜或供不應求。除了量之外,現在多地積極布局深遠海項目,如2022年9月上海推出了4.3GW+首批深遠海海風示范項目;海南萬寧漂浮式海上風電1GW 試驗項目等。深遠海帶動離岸距離增加,送出纜變長,增加海纜用量,疊加深遠海更需高電壓和柔性直流的發展,海纜的單位價值量也在提升。
零部件是明年重頭戲,格局優于整機
從風電產業鏈看,上游主要是零部件,包括齒輪箱、葉片、法蘭、軸承、鑄件、主軸、塔筒等等。中游包括整機商、樁基、海/陸纜;下游就是一些EPC總包以及風電場開發和運維環節。
復盤近2年陸上和海上風機的招標價格,尤其在2022年,招標價格下降趨勢是很明顯的。在招標價格持續下行的背景下,整機廠盈利能力承壓,而改善這種局面的主要還是通過降本,比拼的是誰的降本能力強,誰的盈利能力就強。而降本要么是通過大型化,要么通過供應商管理,或者靠一些其他高毛利業務,比如風電場的建設運營等等。
見智研究認為,無論是陸風還是海風,隨著更大兆瓦的推出,風機價格趨勢會進一步下行。在價格戰和毛利走低的趨勢下,誰能把成本降的更低誰就是贏家,比如產業鏈的龍頭明陽智能、金風科技等。但即使如此,在降價壓縮成本的大趨勢下,整機廠受上游零部件和下游運營商的影響,利潤空間受到擠壓,所以競爭格局相比于零部件就要遜色一些。
(見智研究制圖)
零部件的上游原材料主要是鋼材,占零部件成本很大一部分,2022年6月開始,大宗進入了向下通道,但是下半年風電裝機放量沒得到充分釋放,零部件量的規模沒上去,也沒有感受到業績的明顯修復。雖然2022年底近一個月的時間,鋼材、鐵礦價格有所反彈,但見智研究認為,2023年大宗大幅上漲的概率仍比較低,所以在明年風電裝機放量的年份,成本端對零部件的壓力并不大,預計行業整體毛利會較2022年實現全面改善。
但盡管如此,在風電主機大型化降本趨勢下,零部件也要承擔降本的任務,所以大部分風電零部件基本都存在單位價值量攤薄的趨勢,即并不是所有零部件都有機會,所以見智研究認為在零部件中有幾類值得明年重點關注:
1)塔筒-受益于大兆瓦,海風和出口
補貼退坡后,風電的周期屬性弱化,成長屬性在持續加強,那么如果風電想取得不錯的收益率,就需要在降本上下大功夫。降本最重要的就是風機的大型化:因為大型化風機單位功率設備重量降低,可以通過規模效應攤薄成本;且大型化后風機的臺數減少,運維,土地等非設備成本也在下降。且發電效率更高。
而零部件環節在大型化的背景下,首先行業門檻在提升,其次大型化對單瓦零部件的攤薄效應也越來越明顯。所以,零部件環節中,哪個價值量受大型化影響相對較小,就更值得關注,比如:塔筒。
第一,大型化趨勢下,受損小。因為大型化趨勢下塔筒高度會變高,但高度增加后為了保持其穩定性,所以需要增大鋼板厚度和直徑,間接也提升了塔筒用量,進而對大型化帶來的損耗進行抵消。
第二,海塔是增量趨勢。相比陸塔而言,未來更重要的是海塔,也就是說明年隨著海風的起量,海塔有望深度受益。首先海塔的單噸售價比陸塔高2000元左右,價值量更高。且深遠海的趨勢,不僅帶動了海纜的需求,同時也提升了塔筒,樁基和導管架的需求。且陸塔的毛利率在15%左右,海塔近30%。
第三、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小。從定價模式看,塔筒和主機分開招標,屬于兩個獨立環節,采用成本加成定價方式,受整機廠價格戰影響較小。且生產周期約1個月左右,受上游原材料價格影響的風險也相對較小。
第四、出口優勢明顯。塔筒是所有零部件中100%實現國產化的環節。且國內中厚板價格比國外低很多,尤其俄烏沖突后,鋼材暴漲,國內塔筒的成本優勢比較明顯,帶來了巨大的出口優勢。
總結下來,如果明年海風如期爆發,會給塔筒帶來翻倍的需求。目前塔筒行業的競爭格局較為分散,陸上塔筒非??简灝a能的布局能力,運輸半徑在500Km,所以合理的布局能夠攤薄運費,提升盈利能力。海上則考驗碼頭資源獲取能力。目前塔筒的主要企業是天順風能、大金重工、泰勝風能、海力風電等等,各自有各自的優勢。整體看,明年隨著風電起量,塔筒行業的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
2)主軸軸承-附加值較高亟需國產化的環節
目前大部分零部件都實現了國產化,比如葉片、齒輪箱、主軸等等。但是主軸軸承的國產化率還比較低,毛利率超過40%,是技術壁壘最高,最難突破的環節。主軸軸承主要是用來支撐風機主軸的,是非常關鍵的零部件,且隨著風機大型化趨勢,直徑越大,主軸軸承的工藝難度就越大,目前高端市場依然被瑞典、德國、日本、美國壟斷。
(見智研究制圖)
現在我國風電軸承的國產化進展情況是,小功率方面,偏航變槳軸承基本都實現國產化了,小功率的主軸軸承部分本土品牌也已經量產了;但大功率方面,只有偏航變槳軸承實現了國產替代,大功率主軸軸承的國產化程度還比較低。也是重點需要攻克的方向,大功率主軸軸承的國產化是風電非常重要的機遇,也是毛利率最高的環節。國內主要是新強聯、洛軸、瓦軸等企業,比如洛軸2022年9月自主研發的16MW主軸軸承順利下線交付;2022年8月新強聯12MW海上風電主軸承下線,標桿企業新產品研發加速推進了主軸軸承國產化。
3)滑動軸承-關注長期技術演變
此外,對于軸承而言,長期還可以關注滑動軸承的進展。因為滑動軸承承載能力、抗沖擊能力,運行平穩性都更強,且能減少滾動軸承需要定期換油的運營成本,也是風電降本的一條途徑。但近幾年還是會以滾動軸承為主,即使應用也會先用在齒輪箱上面,整體技術要比滾動軸承難,但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術變化增量。
簡言之,見智研究認為,2023是風電起量大年,較2022年會有明顯的改善。在這種情況下,大趨勢的海風賽道;價值量高的零部件細分環節;以及國產化和技術改進環節具備持續關注的價值。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