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價新高,但聰明錢已提前離場
美國房價疊創新高?對也不對
近期的美國地產可謂信息龐雜,一方面成交量持續下滑,Zillow的數據顯示,10月賣家房屋掛牌量同比下降24%,為連續第四個月下滑。而作為次貸危機親歷者的房利美也在三季報中,警告美國地產崩盤的風險。(《除了警告美國地產崩盤,房利美還說了什么?》)
其實不止美國,全球的地產都出現了價格下行風險。既有作為新興經濟體的越南;也有號稱全球金絲雀的韓國;也包括炒房圣地,房價自從次貸危機后經歷15年長牛的澳大利亞、加拿大。
但奇怪的是,在一系列指標走弱,全球都在“期待”美國地產崩盤的背景下,美國房價居然創下了新高。最新公布的10月美國新屋銷售數據顯示,環比上漲了7.5%,大幅高于市場預期的環比下降5.5%;與此同時,新房中位價格規升至創紀錄的49.3萬美元。
(資料圖)
其實這個新高指的主要是美國的新房市場。這中間原因可能比較多,一方面跟疫情后的美國住房的市場結構有關,購房者開始偏好獨屋這種價格高,且相對偏遠地區的新房。
另方面,也跟新房市場相對成屋而言,受貸款利率影響相對較小有關。因為新房的降價壓力主要還是在開發商,且美國開發商的負債率一般都不高,因此對于利率上升的忍受能力要比一般的居民要強。
所以基本新房賣不動,開發商也不會主動降價。
但實際上,即便美國購房者開始偏好獨屋等新房,也無法改變美國房地產市場以二手房為主的格局。由于市場已經步入成熟期,美國房地產市場成交主要還是以二手房為主,占比達到85%以上。
事實上,二手房市場完全是另外一個畫面。從2022年6月開始,已經持續調整達半年時間。且過去價格越強勢的地區,房價在本輪調整過程中,壓力越大。
地產在煽動蝴蝶翅膀
作為美國地產基本盤的房地產持續走弱,但問題恐怕并不僅僅在于此。
首先美國地產由于進入成熟期,因此美國房地產的資本化率極高,通常被認為是一種類固收的資產,通過Reits或者說08年次貸的形式來作為底層資產。
而隨著底層資產出問題,相關的產品也受到波及。《黑石被困地產,雷曼魅影再現?》中提到,黑石作為全球私募巨頭,面臨贖回壓力,而相關底層資產就是房地產。
從規模上而言,18億的贖回,就讓1250億的資金被迫停止申贖。而這恰恰體現出了房地產作為底層資產的特點,就是流動性差,一旦面臨贖回,基本規模不大也會引發贖回限制,但這看似保護性的條款,卻很容易引發流動性的擠兌。
更重要的是,由于相關產品底層資產模糊、杠桿率模糊、估值價格模糊,要有準確的數據,恐怕需要研究量子力學。而如果看過電影《大空頭》,就知道現在跟08年是何其相似。
在一系列的模糊下,恰恰一系列的不透明,擴大了投資者的恐慌。特別是黑石的客戶,都不是等閑之輩。
不過《十次危機,九次地產?這次恐怕是例外》也指出,過去地產的危機同股市是高度結合的。比如說08年次貸危機,美股跌幅如此巨大是因為成分權重中,都是大金融。而科技股繁榮后,現在美股的權重已經大幅偏移至科技股。且或許是08年的痛太深刻,金融股的估值也已經今非昔比。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