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非農背后的“魔鬼細節”
12月2日,美國公布的11月非農新增就業達到26.3萬人,繼續超出市場預期。
1、美國非農強勁,為何引發“股債雙殺”?加息預期未動,降息預期降溫
(資料圖片)
美國11月非農就業超預期,引發美股、美債“雙殺”。
數據顯示,11月非農就業新增26.3萬人,高于預期的20萬人;9月、10月數據合計下修2.3萬人。11月失業率為3.7%,持平預期;勞動參與率為62.1%,低于預期的62.3%。11月時薪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5.1%,均大幅高于預期。
非農數據強勁的背后,加息預期變化不大,但降息預期卻出現明顯降溫,表現為2023年底聯邦基金利率預期從4.3%附近上破4.5%,導致美股、美債等紛紛下跌。
分結構來看,休閑酒店等部分服務業新增就業出現反彈。
數據顯示,制造業、服務業新增就業分別由3.6萬人、20.1萬人下滑至1.4萬人、18.4萬人,前者走勢與制造業PMI連續回落釋放的信號較為吻合,后者主要與前期鐵路“罷工潮”下零售業、運輸倉儲業就業人數降幅擴大等有關。
不過,“挑大梁”的休閑酒店業、教育保健業新增就業人數分別從8萬人、6萬人反彈至8.2萬人、8.8萬人。
2、美國強非農背后,隱藏的“魔鬼細節”?“過度就業”、缺勤率等現象凸顯
“魔鬼細節”之一:受統計口徑差異、“過度就業”等因素,兩種口徑的就業數據“打架”。
與機構調查不同,家庭調查的11月非農就業凈減少40萬人,兩種非農就業總數之差也從5月的450萬左右(正常水平)縮減至268萬。一方面,自雇人士、家庭勞務者人數5月來合計減少近50萬。
同時,“過度就業”者(從事多種職業者)數量5月來凈增近50萬,導致機構調查重復統計、造成數據差異(詳情參見《回不去的從前:美國就業“新常態”》)。
“魔鬼細節”之二:或與病毒感染下缺勤率抬升有關,在崗勞動力的“工作強度”明顯降低。
防控放松之后,美國就業人口的缺勤率(缺勤天數占一段時期內可工作天數的比重)出現明顯提升。往年美國缺勤率的正常水平略低于2%,流感高峰季階段性抬升至2.5%左右;防控放松以來,美國缺勤率中樞直接突破2.5%,新冠高峰期甚至突破5%。
缺勤率的提升,導致平均工時、加班工時快速回落,拖累人均產出效率下滑、總產出見頂回落。
3、就業后續演繹及影響?強就業難維持,緊縮交易收尾,關注點回歸基本面
參考領先指標職位空缺數走勢來看,就業階段性走強難改回落趨勢。
考慮到就業需求快于供給變化,職位空缺數的走勢一般弱領先于非農就業人數。本輪疫后職位空缺數不足1年就修復至疫前水平以上,就業修復相對滯后。職位空缺數自3月見頂以來、回落已有半年,疊加移民、新冠“后遺癥”等供給約束性,就業人數后續的修復難度或將越來越大。
整體來看,非農就業走勢或延續降溫趨勢,薪資壓力邊際緩解、但韌性較強。
觀點重申:短期緊縮交易收尾、盈利影響逐步顯現,中長期就業進入“新常態”、“滯脹”格局延續。
作為影響核心通脹的關鍵變量,房價、薪資增速的頂點均已出現,意味著美聯儲大幅上修終點利率預測的空間有限。短期來看,緊縮交易下的估值壓制或有所減弱,但盈利端的影響逐步顯現,股市波動仍大、貴金屬配置價值凸顯。
中長期來看,就業進入“新常態”,“滯脹”格局或仍持續存在(詳情參見《海外緊縮交易,或已接近“尾聲”?》)。
作者:國金證券趙偉團隊,來源:趙偉宏觀探索?,原文標題:《強非農背后的“魔鬼細節”——美國11月非農數據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