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崩幣圈的靈魂人物卻出身于華爾街“最規矩”機構,學了個“四不像”
在濫用客戶資金引發百億美元負債、百萬債權人直接遭殃并暴擊整個幣圈之后,SBF不會天真地以為讓FTX破產就能了事吧?
(相關資料圖)
且不說上面就不太可能讓他好過,看看群眾們連吃一個月瓜都不帶停的樣子,還有什么底褲是扒不下來的。
幣安“來來去去”已經翻篇,“帝王后宮傳”有點看膩,所以大家這次干脆掏出了SBF的簡歷。來我們一條一條過吧,吃瓜要重在細節。
而但凡你看過SBF的簡歷,就會很輕易地注意到Jane Street這家公司。畢竟他在創業之前,總共就在這一家公司正式打過工。
從他以往的態度來看,自信如SBF,很愿意向外人炫耀自己在Jane Street工作過的履歷,甚至可以說,SBF是利用Jane Street在推銷自己。
而擅長順藤摸瓜的群眾很快就會意識到,他們在扒“帝王后宮傳”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這家公司。FTX姊妹對沖基金Alameda research的天才美女掌舵人Caroline Ellison,就是在Jane Street和SBF認識。
這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能培養出此次搞崩幣圈的兩位靈魂人物,這么不走尋常路?
“矛盾體”Jane Street
Jane Street,創立于2000年,運營價值高達17萬億美元的證券交易,從事ETF套利并成為債券ETF市場領頭羊,是最具傳奇色彩的華爾街量化交易公司和做市商,是神秘如行業“巨無霸”一般的存在。
可這樣一家公司,給外界留下的廣泛印象,卻是在某些方面過于“謹小慎微”。
Jane Street對于風險的厭惡已經到達了一定“高度”。往大的說,它愿意每年在看跌期權上花費5000萬至7500萬美元,只為防止極低概率市場暴跌的發生;往小的說,Jane Street甚至限制員工對外發表言論,生怕他們說多錯多,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就連公司創始人之一Rob Granieri要么公開宣稱:
我們認為自己主要是為應對危機而建。
或者表示:
我每天走進辦公室的時候都會想,我們仍然在為生存而掙扎。
那么基于這種廣泛印象,只會讓人覺得SBF的選擇過于神奇。一個敢于只身赴幣圈漩渦的年輕人,在沒有特殊情況的情況下,會甘愿選擇這樣一家“膽小”的公司?
只能說,怪就怪Jane Street甚少營銷、過于神秘,竟然讓人忽略一個無比關鍵的情況,而這或許才是SBF和這家公司相似的“內核”。
那就是Jane Street早在2017年就開始進軍加密貨幣,是華爾街最早一批“開拓者”。它雖然恐懼風險,但是這并不妨礙其對利潤的追逐。
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SBF和Jane Street的眼光如此契合,才會在后者踏上幣圈風口的同一年,毅然離開自己工作三年的崗位,創立Alameda research,開始與前公司“針鋒相對”。
Jane Street自信放光芒 勇闖幣圈?
Jane Street之所以選擇幣圈,或者按照其內部說法,之所以讓“從未如此之多”的員工加入加密貨幣業務,除了覺得能賺大錢之外,原因也并不復雜。
首先,它擅長。
作為靠高頻交易在華爾街中名聲大噪的量化交易機構,Jane Street在技術上的領先優勢令人望塵莫及。
他們會利用超級計算機,以超快速度對同一品種資產進行高頻套利并賺取價差,而這種方式很適合運用在波動巨大的加密貨幣領域,在確保利潤的同時也可在不利行情出現時盡快止損(這也符合Jane Street“謹小慎微”的風格)。
并且出于對程序化交易的極高要求,“擁有博士學位的數學家+超級計算機”更是被認為是對沖基金的最強武器,而Jane Street更是把這種“高智商+高科技”的組合優勢拔高了一個臺階,專為加密貨幣市場量身打造。
因此在面對幣圈風口時,Jane Street的交易員們幾乎可以同時做到搭建金融模型,編寫程序代碼,在能控制風險的情況下勇于發現市場異常,并合理運用公司資金進行大膽押注。
其次,它在選擇進入新領域時,一貫“不假思索”。
即便Jane Street如今已經是債券ETF領域的佼佼者,它也從不羞于承認,公司進入ETF領域就是一個巧合。
Jane Street亞洲業務主管Jeff Nanney曾經直言:
我們專注于公司業務的自然發展,這些進展與我們正在做的業務很接近......我們并沒有關于轉向ETF的總體規劃。
而Jane Street之所以能自成立以來,之所以能堅定“隨意”不動搖,和其內部“隨意”的管理架構有著直接的關系。
Jane Street的管理結構不僅不透明,甚至可以說是相當混亂。
公司既沒有董事會,也沒有管理委員會,就連首席執行官也沒有,更不知道財務部門是什么。
據內部人士表示,Jane Street的大多數決策,都是由一群高級員工共同商議決定的,人數大約在30-40人。雖然近些年有部分職銜被勉強采用,但公司內部很少使用,員工在崗位上輪動以保持新鮮感,而平時的管理主要依賴于溝通軟件上的一個個表情符號。
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有點眼熟......令人不禁聯想到FTX內部管理之混亂:不僅從未召開過董事會會議,還使用“閱后即焚”軟件來進行內部溝通并傳達重大決策,甚至連一份完整清晰的職工名錄和雇傭條款都找不到,外人還可以在辦公場所閑逛。
雖然Jane Street內部管理架構確實不清晰,但是關鍵在于,這一漏洞被高頻交易的風控優勢有所彌補。再加上公司深耕的套利交易,即便運用在幣圈,風險總歸可控,Jane Street能做到自己問題自己兜著。
那么,從Jane Street出來的SBF和Caroline Ellison能從前公司學到這點嗎?
嗯,至少嘴上學到了。SBF曾經自夸說,FTX擁有強大的二十四小時風險監控,任何人都可以監測其數據。
學是學了 只是“四不像”
事實情況是,如果他們真能學到,幣圈很可能也不至于被連累至此。
但也不能說他們什么都沒學到,只可惜,學了個“四不像”。
在SBF剛剛踏入幣圈時,風格仍和Jane Street如出一轍,就是通過比特幣套利。
SBF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的第一桶金就是通過美日市場的比特幣價差來套利。當時由于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剛剛起步,市場定價紊亂,套利機會眾多。這導致SBF一度可以在美國買進1枚比特幣,然后到日本加價10%賣出,在韓國的價差甚至高達30%,在巔峰時每天可進帳多達2500萬美元。
但是隨著各地市場價格逐漸同步,套利機會也開始隨之減少,而這時受Jane Street風格浸染、敢于大膽押注的SBF也將FTX的整體發展路徑轉向“發幣炒幣”的龐氏騙局,一步步打開了幣圈的潘多拉魔盒。
讓你模仿,沒讓你超越。
總之整體來看,SBF就是該學的不學,不該學的全都爛熟于心。這種完全不受約束的冒險操作,和Jane Street的傳統風格可沒有半點關系。
而且Jane Street在主觀意愿上,似乎也并不想和FTX有什么牽扯。
盡管SBF極力想和Jane Street攀上關系,為了炫耀自身履歷也好,試圖通過相似發展路徑來為FTX背書也罷,Jane Street的立場已經被行動證明:和紅杉、貝萊德和軟銀等不同,它從未投資過FTX。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