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快播:民生證券2023展望:宏觀轉向,資產換錨
2022年毫無疑問是典型的宏觀波動大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海外通脹攀至1980年代以來新高,美債和美元指數創下20年新高,中國核心通脹和居民信貸降至歷史低值。
在此背景下,海外和國內資本市場反復經歷波動。
展望2023年,宏觀波動將如何演進?資本市場走向如何?
民生證券周君芝在11月23日一篇題為《2023年:宏觀轉向,資產換錨》的報告中,對2023年全球宏觀環境及資產定價的演變趨勢進行了分析和展望。
報告認為,2023年宏觀環境將截然不同于2022年,可提煉為三個關鍵變化,稱之為“三盞宏觀轉向燈”。關鍵變化之下,2023年資產定價必將再度尋錨。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特征,2023 年資產定價將迎來利率高波動。
以下內容主要摘自該報告:
2023年兩大宏觀坐標:財政周期嵌套居民擴表
民生證券首先點出了2023年兩大宏觀坐標的背后邏輯:本輪疫情沖擊之下,全球開啟了一輪由財政驅動的經貿周期,而進入2022年,全球疫情沖擊減弱然而財政周期見頂。
報告寫道:
2020年疫情全球擴散之后,美聯儲開啟史詩般擴表,購買的主要是國債,目的非常清晰——配合財政擴張,給予居民消費補貼。疫情催生了財政擴張,財政擴張誘致居民消費激增,全球高通脹和貿易大擴張隨之而來。
對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美聯儲擴表主要是為購買住房抵押貸款等有毒資產,穩定金融定價以及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美聯儲也購買國債,但更多是為扭轉操作,降低長期實際利率,而非配合財政。
本輪財政周期和以往金融周期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本輪周期驅動力在于財政擴張。正因如此,本輪周期的典型“熱度”指標在于實體領域價格高漲??梢哉f超高的實體通脹,是本輪財政周期區別于08年金融危機時期金融周期標志。
大財政和高通脹之后,必將跟進貨幣大收緊。所以今年全球見證了力度空前的美聯儲貨幣收緊,同時也見證了極高水平的美債利率。
中國以生產供應者身份享受全球財政周期擴張帶來的出口紅利。
中國過去兩年防疫得當,供應鏈完善,中國借此積極融入全球財政周期,并以超高出口撬動中國經濟增長。
中國全產業鏈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高景氣出口背后是中國生產抓住每一次全球需求切換窗口。2020年中國出口防疫物資,2021年出口家具家電和消費電子等耐用消費品,2022年再度切換至出口汽車零部件、通用設備等生產資料。
享受高景氣出口的同時,政策引導中國經濟結構經歷極致分化。
2022年中國消費和地產鏈相關指標紛紛錄得歷史較低讀數,社零同比降至3%左右,地產銷售、投資、拿地等各環節數據降至近二十年以來新低。毫無疑問,2022年內需經歷了極度壓抑。
為了支撐偏弱的國內需求,今年政府加杠桿引導基建擴張;享受出口景氣,制造業投資加杠桿。
嵌套在本輪獨特的全球財政周期之下,中國經歷了一輪國家資產負債表結構調整,居民和民營房企縮表,政府和制造業部門加杠桿。
展望2023年,第一個宏觀坐標,海外財政周期下行。
今年5月全球貿易見頂,今年10月中國出口同比降至負值。兩個指標均意味著本輪全球貿易周期已在今年年中見頂,2023年或將處于經貿周期下行階段。
2023年第二個宏觀坐標,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重塑。
11月4日“優化防控二十條”,11月8日民企融資“第二支箭”擴容,托舉內需的政策意圖鮮明,市場再度定價消費和地產反彈帶來的穩增長預期。盡管市場目前一致預期地產和消費修復路徑頗為波折,但內需托舉政策已經箭在弦上,2023年確定性迎來居民部門的消費修復、杠桿修復。這一修復過程中,中國也同步迎來資產負債表重塑。
2023年三盞轉向燈:影響資產定價的關鍵變量
在兩大宏觀坐標背景下,民生證券認為,2023年海外宏觀、國內增長和政策調控將分別迎來三點重要變化,或將照亮我們對2023年資產定價的判斷,猶如三盞指向燈。
第一盞燈,全球衰退和流動性大波動:
雖然今年6月全球資本市場開始狙擊美國衰退,但根據我們預測,2023年美國才會迎來確定衰退。
現在尚存分歧的是,此次美國將經歷淺衰退,還將經歷一次硬著陸。這決定了本輪全球財政周期以何種方式收尾,全球能否幸免于一輪深度衰退。
展望2023年,全球財政周期下行及美國經濟衰退框定出一個明確的方向——美聯儲貨幣轉為邊際寬松。
現在尚存分歧的是美聯儲最終以怎樣的節奏放緩加息,美債利率的形態究竟如何,更高更長,還是轉折下行。
這一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是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率或將抬升。
波動之一在于市場過早定價美債利率見頂,低估了美國經濟韌性也低估了美聯儲馴服通脹決心。波動之二在于全球美元流動性持續收緊,非美經濟體利率波動并且風險資產承壓。
全球衰退并且海外利率波動的趨勢2023年將持續,至少美國經濟確定性衰退、美聯儲確定性采取降息之前,全球資本市場依然面臨利率高波動。
第二盞燈,景氣切換和金融條件反轉:
2023年消費和地產修復方向明確,近期資本市場已對這一主線做出反應。
外需出口回落、地產和消費內需修復,這一經濟結構轉變對2023年資本市場定價有兩點確定性影響。
其一,產業景氣度將從制造業和基建切換至消費和地產鏈。2023年全球貿易及制造業景氣度確定性下行,地產消費回溫。這種情況下,2022 年“內冷外熱”的景氣格局將會反轉,產業景氣向內需傾斜。
其二,金融條件將從“剩余流動性”轉變為信用擴張。即便全球在美國帶動下頻繁加息,因為國內通縮,中國依然選擇了貨幣寬松。然而地產下行,居民縮表,信用難擴,流動性囤積在金融市場,最終今年金融條件呈現歷史極致狀態——偏寬的貨幣流動性搭配偏緊的信用條件。
2023年重啟內需,居民資產負債表修復,2023年金融條件也將隨之逆轉,流動性將從貨幣市場走向信用,剩余流動性將會逐步轉變成信用。
第三盞燈,財政和貨幣調控范式轉變:
2023年依然是財政擴張大年,但財政投放主力不在傳統基建。明年財政或將更多傾向于支持安全自主可控領域,類似于上世紀90年代的產業政策。2023年或許也是中國財政體系改革的關鍵轉折年份。
貨幣不存在單邊方向操作,更多錨定內需和財政進行相機抉擇。當然,央行總量松緊取決于地產走勢。
2023年資產表現:定價再尋錨和利率高波動
民生證券指出,2023年面臨兩大宏觀趨勢,全球財政周期下行,國內資產負債表修復。2023年資產定價將重新尋錨:
第一,內需和外需導向的經濟板塊景氣反轉。
第二,居民資產負債表修復,被動儲蓄消退,風險偏好或將修復。
第三,超額流動性減弱意味著超低利率環境有所改變。
與此同時,2023年將是利率波動大年:
2023年利率波動來源之一,海外流動性擾動沖擊。預計上半年美聯儲加息進程中非美經濟體依然承壓,全球依然存在流動性擾動。
來源之二,財政節奏牽引資金利率波動。預計2023年依然是財政擴張大年,財政依然牽制貨幣市場流動性的節奏。
來源之三,地產和消費修復并非一帆風順。2023年相對確定的是地產和消費方向性修復,然而地產和消費面臨的約束條件非常復雜,因而未來政策進展和數據修復都將大概率經歷波折。地產政策及數據波動將注定長端利率波動。
2023年美元和美債:罕見的“高原反應”
根據民生證券的預測:
美債利率全年大概率呈現“前高后低”形態,全年中樞約4.0%。
上半年,由于美國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居民工資增速將維持較高水平,美國核心通脹韌性仍然較強。面對偏高的核心通脹水平,美聯儲將把政策利率維持在5.25%附近一段時間。這時候市場仍將反復博弈美聯儲政策轉向時點,利率波動較大。
進入下半年,隨著美國經濟走向衰退,美國通脹增速將快速回落,給予美聯儲政策轉寬的空間,此時美債利率同樣回落。
全球經貿周期下行,美元流動性收緊,美元指數強勢,預計全年中樞110-115。
2023年,歐洲經濟進入衰退的時點較美國更早,非美經濟體缺乏增長亮點,全球經貿周期繼續下行。這種情況下,即使美國經濟同樣進入衰退,美元指數仍會偏強。
歐美央行的縮表進度將在 2023 年進入“深水區”,全球流動性環境愈發脆弱。脆弱的流動性環境疊加高波動的無風險利率,全球流動性事件或將頻頻出現,流動性危機爆發概率同樣不低。作為全球融資以及避險貨幣,美元在脆弱的流動性環境中天然強勢。
2023年A股:關注五條投資主線
報告認為: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主線一,內需回溫蘊含困境反轉機會。
2023年最值得期待的是消費和地產鏈修復。若線下經濟重啟、地產回暖,那么2023年內需將有困境反轉。這種情況下我們相對看好居民端消費(to C)的投資機會。
主線二,安全自主可控政策主線。
二十大報告創新性提出“中國式現代化”,報對國防軍工、人民生命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供應鏈安全有均重點表述。未來我們或可看到更多政策向在二十大提到安全自主可控領域傾斜(to G),2023 年股票市場不可忽視這些機會。
主線三,出口導向板塊景氣或有回落。
展望2023 年,全球經貿周期確定性處于周期下行階段,出口同比將較2022年明顯下行。出口趨勢下降過程中,出口導向板塊景氣或有回落。
主線四,利率敏感性板塊或需回避。
不論國內還是國外,明年(至少明年上半年)利率將迎來高波動。建議回避利率敏感型資產。
主線五,期待長效政策調整國家資產負債表,系統性抬升全社會風險偏好。
明年股票市場還關注內需板塊修復彈性有多大,這必然與政策修復力度有關。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關注地產長效政策以及財稅領域相關長期政策。中國地產的特殊之處在于,地產不僅關系居民和房企資產負債表,還聯動地方政府部門的現金流。拉長視線看地產,未來中國地產中樞必然下臺階。緊隨其后的是中國“土地財政”色彩淡化,中國財稅體系改革,包括并不限于央地關系重塑,預算規范推進等。
類似情景可以產參考2014年至2015年,當時醞釀了棚改貨幣化、隱性債務置換以及上游供給側改革,系統性化解銀行不良資產、抬升金融體系風險偏好、出清實體過剩產能并重構行業結構,那么類似政策無疑有利于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并提振金融信心。
對應到當下,若2023年能夠看到強有力的長效政策,重塑地產行業供需格局,重整央地關系,出清債務風險,這些有助于中國資產負債表系統性重構的政策,都將蘊含重大投資機遇。對此我們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