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世界新資訊:人口向何處流動?

概要

長期來看,人口是影響經濟增長和結構變化非常關鍵的因素,而人口流向的變化,也會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疫情影響之下,人口流向的變化更加值得關注。那么,在疫情影響下,我國人口流動表現出哪些特征呢?與之前有何不同?本文擬從區域維度,對近期人口流向進行全面梳理。

01 流向:“東遷”“南下”依舊

每個地區常住人口的變化一般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來自于自然增長,即出生人口減去死亡人口;另一部分來自于存量人口在區域之間的流動。通常來說,我們把常住人口變動中自然增長的部分剔除后,便可以得到不同區域人口凈流動情況。


(資料圖)

從全國層面來看,2021年我國人口流動整體依然呈現“東遷”和“南下”的格局。根據我們的測算,我國東部地區持續呈現人口凈流入,2021年東部地區人口凈流入高達109.8萬人,其中7成省市為人口凈流入地區。而中部和東北地區則持續呈現人口凈流出,2021年東北地區人口凈流出54.2萬人。

如果以秦嶺—淮河為線來劃分中國南北方省份的話,南方省市也持續呈現人口凈流入。2021年南方省市人口凈流入高達156.3萬人,其中超過7成省市為人口凈流入地區。而北方和東部省市則處于人口凈流出狀態,2021年北方省市人口凈流出112.1萬人。

不過,近兩年區域間人口流動波動較大。通過數據測算我們發現,2020年東部地區人口凈流入規模大幅增加至200萬人以上,顯著高于過去幾年,而2021年人口凈流入規模則明顯回落。與之相對應的是,2020年中部地區人口凈流出規模大幅擴大至-180多萬人,而2021年則接近凈流入(-0.2萬人)。

如果從南北方來看也是如此,2020年南方人口凈流入不到20萬人,明顯弱于過去幾年,而2021年則大幅擴大至156.3萬人。與之相對應的是,2020年北方凈流入23.6萬人,為2012年以來首次凈流入,而2021年則大幅凈流出112.0萬人。

這很大程度上或與疫情干擾有關。例如,湖北是南方省市也處于中部地區,此前10年(2010-2019年期間)湖北人口平均凈流出不到10萬人。2020年受疫情影響,湖北武漢一度受到較大沖擊達3個月左右,在經濟沖擊以及疫情擔憂影響下,當年湖北人口凈流出近190萬人。如果剔除湖北,2020年中部地區人口反而是小幅凈流入,南方人口也是大幅凈流入200萬人以上。

進一步來看,2020年湖北凈流出人口多數流向中部鄰省。在疫情之前(2020年之前),中部地區一直是人口凈流出大省,而2020年剔除湖北后,中部地區人口反而是凈流入的,為2004年以來首次。這很大程度上與湖北凈流出人口多數流向中部鄰省有關,例如,安徽、河南以及湖南等從人口凈流出轉為凈流入,尤其是河南凈流入近20萬人,為2016年來首次;山西人口凈流出也大幅收窄。

而這一定程度上也與湖北的外地人口來源地多為中部鄰省有關,例如,七普調查數據顯示,在湖北省內居住的人口中超過10%為外地戶籍,其中河南最多(占總外地人口的18.7%),湖南、重慶、四川、安徽以及江西也較多,比重均在5%以上。

不過山東與湖北并不相鄰,卻在2020年人口大幅凈流入,一改之前人口凈流出的趨勢,這或與其核心城市放寬落戶政策有關。例如,2020年2月,青島將“先落戶后就業”的政策放寬到畢業學年在校大學生;濟南在2020年6月正式實施《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實施細則》,提供六類落戶途徑,完全放開了落戶限制。

此外,需要強調的是,短期疫情沖擊后,人口通常會重新回流。通過數據測算我們發現,湖北在2020年人口大幅凈流出后,次年迎來人口大幅回流,2021年人口凈流入超90萬人。而且多個省市出現了人口回吐現象,尤其是部分中部鄰省。例如,河南人口凈流出超60萬人,湖南人口也凈流出超15萬人,廣東、山東等人口凈流入規模也較前一年明顯收窄。

但是,從常住人口恢復角度來看,2021年湖北常住人口規模恢復至5800萬人以上,僅好于2014年,較2017-2019年平均水平有1.5%的缺口。這或也表明疫情的影響并未完全消除。

02 跨?。毫鲃佑兴鶞p弱

從跨省的情況來看,根據我們的測算,人口流動有所減弱。通過數據測算我們發現,部分人口凈流入大省凈流入規模有所收窄,例如,廣東在2017-2019年平均凈流入98.1萬人,而在2020-2021年平均凈流入僅33.9萬人;新疆凈流入人口規模也縮窄了10多萬人。

多數人口凈流出地區在疫情后凈流出規模也有所下降,例如,湖南、江西、黑龍江、天津、山西、遼寧以及吉林等近兩年平均人口凈流出規模相比2017-2019年期間收窄了10多萬人。而安徽和山東兩地則由人口大幅凈流出轉為大幅凈流入。

另一方面,人口流動集中度也有所下降,相比之前更加分散。通過數據測算我們發現,2017-2019年平均超過65%的凈流入人口是流向了浙江和廣東兩地,與其說人口流向了東部和南方省份,不如說是更加向廣東和浙江集聚。在2020年疫情影響之后,這一集中度明顯下降,2020-2021年平均凈流入人口流向浙江和廣東的比例下降至46.8%,為過去五年以來新低。

進一步來看,除流向浙江的比例較高外,凈流入人口流向也相對更加分散,例如,流向廣東、山東、江蘇、重慶、福建以及新疆等地的比例都在5%以上,而往年除前四外,流向其他地區的比例都不足4%。

從外出務工情況來看,自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后,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人數同比維持在負區間。2021年外出農民工人數恢復至17172萬人,較2019年仍有1.5個百分點的缺口。且其中前往省外的農民工比重也較疫情前下降了約2個百分點,更多的勞動力選擇在省內工作。

部分省市落戶政策放松,也對人口流動有影響。我們在前面的分析中提到,江蘇、福建、上海和海南等人口凈流入地區,在疫情后凈流入規模有所擴大。我們認為,除了受疫情干擾外,或與部分省市的核心城市放松落戶政策有關。例如,江蘇省內的南京、蘇州、常州等多次減少落戶限制;福建福州宣布外省市人員均可落戶;一線城市的上海落戶政策也有調整,在2020-2021年期間多次放松落戶限制。我們可以發現,江蘇2020-2021年平均凈流入規模為22.2萬人,較2019年的4.3萬人顯著增加。

03 省內:核心城市集中

從省內流動來看,多數地區人口仍向省會城市集中。通過數據測算我們發現,無論是疫情前還是疫情爆發后,省內人口向省會城市集中的趨勢沒有改變,近兩年省會城市常住人口平均比重均處于領先地位。其中,青海、寧夏、陜西以及黑龍江等地區省會城市人口集中度最高,均在30%以上;其他地區省會城市人口集中度也基本都在10%以上。

與疫情前水平相比(2017-2019年期間),除了黑龍江近兩年省會城市常住人口平均比重略有下降外,其他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是湖北、陜西以及新疆等地區集中度提升幅度最大。

而湖北省會集中度增幅高于其他地區,或與統計口徑差異以及落戶政策放松有關。從湖北主要地級市常住人口占比變動來看,疫情后多數城市常住人口份額有所下降,而武漢則明顯提升,尤其是近兩年常住人口增幅都在120萬人以上。這一方面,或與統計口徑差異有關。通常人口普查后會對往年數據進行修訂,而武漢在七普后并未對2019年數據進行修訂,僅對2011年、2012年以及2017年常住人口數據進行了修訂。

另一方面,或與落戶政策放松有關。2019年12月,武漢市取消了年度落戶數量限制,累計積分達到75分即可落戶。2021年9月,武漢進一步大幅降低了就業創業落戶和隨遷落戶等條件,其中將就業創業落戶條件由滿兩年調整為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連續6個月以上即可,落戶門檻基本降低為零。

此外,省份內部分化依然較為明顯。從浙江來看,近兩年浙江人口平均凈流入規模排名全國第一,其中7成以上人口流向杭州、寧波、金華以及嘉興等四個城市,尤其是杭州占比接近4成。不過集中度較疫情前(2019年)略有下滑,2019年流向這四個城市的比重超過8成,尤其是杭州超過4成,并且溫州和舟山是人口凈流出的。

從另一個人口凈流入大省廣東來看,也是如此。從可獲得的10個主要地級市數據來看,近兩年僅4個城市是人口凈流入,其他城市都是人口凈流出。其中,廣東凈流入人口主要流向深圳和廣州兩地,其他城市凈流入規模較小或為凈流出。

04 城市:虹吸效應減弱

核心城市虹吸效應減弱。通常來說,大城市由于經濟實力強、發展潛力大,而且在教育、醫療等方面資源相對豐富,會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周邊城市的各類資源集聚過來,從而產生所謂的城市虹吸效應。比較典型的就是中小城鎮人口向大城市轉移。

我們統計了108個城市的常住人口凈流動數據發現,整體來說,無論是在疫情前還是在疫情后,一、二線城市整體呈現出人口凈流入的狀態,而三、四、五線整體呈現出人口凈流出的狀態。其中,以2020-2021年平均人口凈流動數據來看的話,一、二線城市中人口凈流入的城市占比超過8成,四、五線城市中人口凈流出的城市占比超過7成。

不過,在疫情不斷影響下,人口流動規模則有所減弱。例如,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在近兩年平均人口凈流入43.1萬人和150.1萬人,較2019年減少了11.7萬人和34.1萬人。而四線城市和五線城市近兩年平均人口凈流出規模也較2019年收窄了3.7萬人和18.6萬人。這一定程度上或仍與疫情零星干擾以及部分地區戶口政策放松等因素有關。

進一步來看,一線城市中上海表現更突出。在疫情影響之前,廣深是一線城市中主要人口凈流入地區,2015-2019年期間人口凈流入規模占一線城市總流入的比重超過100%;上海和北京則戶口管理政策較為嚴格,人口多呈現凈流出趨勢,尤其是北京更為明顯。

在疫情之后,廣深人口凈流入規模明顯縮小,尤其是廣州2021年人口轉為凈流出,為2013年以來首次。北京則依然呈現人口凈流出的趨勢,而上海則受益于多次放松落戶政策,2020-2021年平均凈流入人口超過6萬人,明顯好于過去幾年(2015-2019年期間),表現較為突出。

新一線增長勢頭不減。近年來,新一線城市不斷發展壯大,人口呈現持續凈流入的趨勢,在重點城市中名列前茅。在疫情影響之前,除深圳外,重點城市中人口凈流入規模前5的城市均為新一線城市,尤其是成都居于領先地位(凈流入超50萬人);其次,為西安、杭州以及鄭州等,凈流入人口均在20萬及以上。

疫情影響之后,盡管新一線城市人口凈流入規模有所收窄,但依然在重點城市中處于領先位置,增長勢頭不減。從近兩年平均數據來看,西安、成都以及杭州等人口凈流入規模均超25萬人,重慶、鄭州表現也偏強。

而二線城市中,合肥和南昌等地區表現相對較好,人口凈流入規模相對較高。

以上表現相對較好的城市,一方面或與這些城市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快有關;另一方面或也與其大幅放寬落戶政策吸引人才有關。

本文作者:梁中華等,來源:海通宏觀研究 (ID:james_liang2018),原文標題:《人口向何處流動?——基于2021年數據的測算(海通宏觀 李俊、王宇晴、梁中華)》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 常住人口 一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