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上苗率可達70%!欽州谷倉村“蠔”年景蝦滿堂

蠔排、蝦塘、水田……金秋時節,欽州市欽南區尖山街道谷倉村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蠔苗上得好,上苗率可達70%。”駐谷倉村工作隊員林燕看著今年全村蠔苗產業的喜人數據欣慰不已。

“黃德榮、韓志海這兩戶黨員,從2000年開始一直就是全村的蠔苗養殖排頭兵。”谷倉村黨支部書記羅世毅介紹,以前這兩戶黨員在沙井、排榜一帶發展蠔苗產業,積累了一定的技術,近些年開始回村帶著大伙一起在咸淡水里“撈錢”。

有了黨員帶,谷倉村的蠔苗培育產業節節攀升,如今蠔餅達1600萬串、蠔棍達640萬根。“蠔餅每串可賣8—9元,蠔棍每根可賣15—18元。”羅世毅說,僅育蠔苗一項,今年全村的產值預估將達1.3億元。

谷倉村不僅有“蠔”年景,還有蝦滿堂。

“這里的南美白對蝦,每公斤可售56元,現在已經上市了。”談到谷倉村的“龍頭”產業,駐村工作隊員、“99后”周莎如數家珍。“我們每周都要下村入戶,宣傳政策和核實脫貧戶的各種動態信息,做到精準掌控,讓他們的生活質量不倒退。”周莎說。

谷倉村第一書記鐘瑞恒說,全村有166.7公頃蝦塘,戶戶養蝦,今年養蝦產值預計可達5600萬元。為了保證蝦的質量,村里還經常組織群眾學習科學防病和生態養殖技術。

“羅非魚專吃蝦塘里的藻類和蝦沒吃完的飼料,這樣不用另外投料喂養,還能清潔水環境。”脫貧戶彭定山說,他家的蝦塘,除了產蝦,每年還能產出2500公斤羅非魚。

“這樣順便賺的錢,全村每年可得900多萬元。”羅世毅說,村中有100多戶群眾搞起魚蝦混養,避免了養蝦對水體的污染。如今谷倉村的羅非魚養殖水面達33.3公頃,每公頃產魚可達1.5萬公斤。

谷倉村有13.3公頃稻田,每年只種一造糧。當記者問鄉親們為何不種兩造時,鐘瑞恒說,群眾都是種來自己吃,精力主要放在養蠔、養魚蝦上。“現在全村500多戶人家,戶均有機動車超過1.5輛,水電入戶,水泥路也修到家門口。”羅世毅說。

魚米飄香,谷粒滿倉。谷倉村的致富故事羨煞人。(記者 羅繼梅 通訊員 周順彬)

關鍵詞: 欽州谷倉村 欽州市欽南區 蠔苗培育產業 羅非魚養殖水面